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移植肾病理活检对照,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 trasonography ElasticityUE)及其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CR)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75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活检证实发生CR,40例移植肾功能稳定。二维超声观察移植肾形态、大小及回声等,计算移植肾体积(V=π/6×长径×宽径×短径)。再以CDFI测量移植肾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VP)、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使用日立HITACHI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L74M探头选取移植肾包膜与皮肤相对平行的肾节段,启动UE模式,嘱患者屏气,采用手法加压,调节加压力度,得到稳定的UE图像,观察分析UE声像图特点。启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软件,选取移植肾皮质进行测量,获得肾皮质应变均值(MEAN)蓝色区域百分比(AREA%)。至少取5次有效值,取其平均值。临床上有排斥反应表现的受检者检查完成后于当日或次日在超声引导下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术,所取组织送检病理科。术后局部加压包扎,绝对卧床24小时,48小时内复查B超了解有无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正常组和CR组各测值间的差异。 结果: 1、二维灰阶超声及CDFI:肾功能正常组显示移植肾皮髓质交界清晰,回声分未见局部增强或者减低,显示移植肾内血管树完整,各级动脉血流连续,灌注达皮质外缘近包膜下;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体积缩小,皮质回声大都不同程度的增强,皮髓质交界不易辨别,肾内部血流稀疏,灌注不能达到包膜下,和稳定组相比移植肾主动脉及叶间动脉PV减低,RI增高。 2、UE:稳定组肾锥体及皮质均呈均匀分布的绿色,夹杂少许红色,集合系统呈红绿相间,肾内大血管显示为带状红色;慢排组移植肾近包膜下皮质多呈蓝色,近髓质部皮质呈蓝绿相间以蓝色为主,肾锥体呈绿色,集合系统呈红绿相间。与稳定组相比慢排组皮质MEAN较小,AREA%较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皮质应变均值ROC曲线获得诊断临界点为:93.45,即当MEAN<93.45时诊断为移植肾CR。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5%(31/35)、86.2%(34/40)、86.7(65/75)。 结论: 移植肾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且无创伤,其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移植肾组织的软硬度,能给移植肾术后CR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