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应用中的初步探讨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移植肾病理活检对照,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 trasonography ElasticityUE)及其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CR)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75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活检证实发生CR,40例移植肾功能稳定。二维超声观察移植肾形态、大小及回声等,计算移植肾体积(V=π/6×长径×宽径×短径)。再以CDFI测量移植肾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VP)、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使用日立HITACHI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L74M探头选取移植肾包膜与皮肤相对平行的肾节段,启动UE模式,嘱患者屏气,采用手法加压,调节加压力度,得到稳定的UE图像,观察分析UE声像图特点。启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软件,选取移植肾皮质进行测量,获得肾皮质应变均值(MEAN)蓝色区域百分比(AREA%)。至少取5次有效值,取其平均值。临床上有排斥反应表现的受检者检查完成后于当日或次日在超声引导下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术,所取组织送检病理科。术后局部加压包扎,绝对卧床24小时,48小时内复查B超了解有无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正常组和CR组各测值间的差异。  结果:  1、二维灰阶超声及CDFI:肾功能正常组显示移植肾皮髓质交界清晰,回声分未见局部增强或者减低,显示移植肾内血管树完整,各级动脉血流连续,灌注达皮质外缘近包膜下;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体积缩小,皮质回声大都不同程度的增强,皮髓质交界不易辨别,肾内部血流稀疏,灌注不能达到包膜下,和稳定组相比移植肾主动脉及叶间动脉PV减低,RI增高。  2、UE:稳定组肾锥体及皮质均呈均匀分布的绿色,夹杂少许红色,集合系统呈红绿相间,肾内大血管显示为带状红色;慢排组移植肾近包膜下皮质多呈蓝色,近髓质部皮质呈蓝绿相间以蓝色为主,肾锥体呈绿色,集合系统呈红绿相间。与稳定组相比慢排组皮质MEAN较小,AREA%较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皮质应变均值ROC曲线获得诊断临界点为:93.45,即当MEAN<93.45时诊断为移植肾CR。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5%(31/35)、86.2%(34/40)、86.7(65/75)。  结论:  移植肾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且无创伤,其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移植肾组织的软硬度,能给移植肾术后CR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1、利用大鼠静脉内自身给药方法建立丙泊酚依赖大鼠模型。模型训练成功后,研究腹腔给予地塞米松(DEX)对大鼠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的作用;2、利用脑室立体定位法伏隔核给予
目的:(1)构建凋亡素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提纯凋亡素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提供物质基础;(2)构建带真核核糖体结合位点(Kozak序列)的凋亡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  护士分层管理是护士岗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国部分医院根据各自的现状积极尝试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与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尚未
近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智慧建造创新发展应用高峰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表示,现代信息技术给建筑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让
期刊
人人都想领跑,想在这青葱时光里的赛道上飞向辉煌,却不曾回头想想,身上的包袱多了重了,这小小的身躯还能跑的动吗?参加暑假培训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对于这类行为与想法我是不支持与不理解的。  人生如梦,恍惚几年,时光流逝就不会再回流,每个人只有一次的青春年华,为什么又要在这本该玩闹的时间给孩子戴上枷锁。为了是以后的功成名就,还是茶余饭后聊天的’“材料”。这些在孩子的心里慢慢就形成了压力。在信息发展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