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岷县地区中下二叠统十里墩组地层特征及时代归属探讨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秦岭北缘地区横跨华北地层和华南地层两个地层单元,区域构造较为复杂。本次研究的岷县地区位于西秦岭北缘,该区地层的研究程度较低,地层划分工作还需进一步梳理和加强。本文依托《甘肃省岷县1∶5万中寨乡、十里铺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选取区内中秦岭地层小区出露的中下二叠统十里墩组(P1-2sl)地层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重点剖面的基础上,运用沉积岩石学、碎屑骨架成份统计、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区域地层对比等方法,综合研究西秦岭临潭地区中下二叠统十里墩组沉积地层的岩性、岩石组合、地层序列、沉积环境、源区构造背景、主要物源区、区域大地构造与盆地演化等一系列地质过程,并综合区域对比研究,探讨研究区内原有的合作-岷县-宕昌断裂以北至中寨乡一带以南的早石炭世巴都组和晚石炭世下加岭组归属问题。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将十里墩组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分为八种基本层序类型,认为其主体是一套重力流沉积,形成于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来源比较单一,沉积成分比较简单,对应的沉积环境较为中能,综合沉积构造、碎屑锆石U-Pb年龄频谱、地球化学等资料,限定其沉积物源主要来源于盆地北缘。2、在岷县卓坪沟、元山沟一带划分的早石炭世巴都组和晚石炭世下加岭组与区域上的石炭系巴都组和下加岭组岩石组合特征明显不同。其岩石组合与区域上的十里墩组基本一致。3、在研究区内原有的合作-岷县-宕昌断裂以北至中寨乡一带以南的早石炭世巴都组和晚石炭世下加岭组相应层位上采集微体古生物化石牙形石。结合区域地层出露情况,将原石炭系巴都组地层和下加岭组地层均划归二叠系十里墩组。十里墩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可以看出碎屑锆石最新年龄为287.9Ma,因此限定十里墩组沉积时代应当不老于287.9Ma,结合项目组古生物定年资料,综合限定研究区十里墩组地层时代为早中二叠世。
其他文献
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在周边形成台阶状边坡,边坡稳定是保证露天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在大气降水、地下水、膨胀性土膨胀变形及岩土自身蠕动变形特性等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采
干旱是当今全球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及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区域干旱危险性量化分析中,选取合适的干旱指数和干旱频率分析是两个关键点。干旱指数
目前大多数煤炭矿井进入到了深部开采,厚煤层发生的分岔现象较为普遍。如果采空区下夹矸厚度较小,当夹矸经受上部煤层采动影响后,该煤层夹矸和下部煤层将会受到损坏,造成下部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比较艰难,所以巷道的合理布置与支护技术是目前南屯煤矿遇到的新技术难题,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对夹矸层组分及微观结构特征、采空区底板受力及破坏特征、不同夹矸厚度下3上煤层开采造成的底板破坏程度进行研究分析,
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增加,使得电网中出现了大量的谐波分量,严重时使各类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产生误动,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电力系统中加装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成为当下谐波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与多样的补偿方式,能够很好的对电网进行谐波补偿。本文首先阐述了谐波治理的背景与研究意义,并介绍了APF国内外发展研究现
学历案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2013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方案,有别于常见的教案、导学案,它是一种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学习过程,以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的专业方案。本研究在基于前人对学历案的理论分析、框架设计的基础之上,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为案例,采用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对学历案的编制设计、应用实践、评价反馈三个方面进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导致石油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战略人才培训作为石油行业人力资本竞争的重要环节,更成为企业进行长远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战略人才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和跟踪广泛应用于军事预警,交通监控和空中安全等领域。红外探测技术虽然有探测距离远,全天候工作,不易被发现等优点,但复杂背景下红外目标先验特征信息少,传统红外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仍然存在着检测速率慢,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使得红外目标跟踪与分类识别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生物视觉机制的红外目标检测算法,构建生成式对抗神经网络,训练生成器产生红外图像样本
草根公益组织是基层群众自愿自发,自下而上组织、建立、发展的志愿性社会公益组织,具有鲜明的社会基层特点。它来自民间,扎根基层,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是连接政府与人民、市场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承担着无偿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社会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内部管理机制关键要素的现状出发,以温州市草根公益组织“H爱心社”为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网络节点频繁移动,无线自组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也频繁发生变化,因而更加高效的路由成为大规模网络的研究热点。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需路由协议、主动路由协议和混合路由协议。当网络规模急剧增大时,主动路由协议的网络开销性能急剧恶化,按需路由协议的寻路时延增大。混合路由协议的优势就在于将主动和按需的协议的优点集于一身,平衡了网络性能。因此混合路由协议更加适合大规模网络。但是,混合路由协议依然
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是我国特有的野生百合种,具有耐干旱、耐盐碱、抗病性强等特点。它除自身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药用价值,是现代百合抗病育种的重要资源。此外,由于地质灾害、人为采挖、开荒等因素,岷江百合野生资源的分布面积及数量明显减少,已成为濒危物种,因而迫切需要加强对岷江百合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为百合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在课题组前期对岷江百合转录组测序分析中,已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