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了解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中糖尿病前期患者疾病知识、饮食、运动、自我效能及生化指标情况;探讨保护动机理论结合移动医疗APP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自我效能水平的应用效果,为云南省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信念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及临床试验依据。[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12月到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基本情况、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体检人员。根据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并取得知情同意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n=31)、对照组(n=29)。对照组给予移动医疗APP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干预组给予以保护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移动医疗APP实施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的人体测量学、临床检测指标、饮食和运动行为、知识及自我效能,进行干预后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t检验、z检验、x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用四分位数法表示)进行相应的统计推断和统计描述。[结 果]1.两组患者人体测量学和临床生化指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BMI、空腹血糖、TC及TG不同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控制时间因素后,两组BMI、TG的组别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TC的组别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时间点看,两组患者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有显著差异(P<0.05),TC、TG除干预后第1个月无差异存在(P>0.05),其余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时间变化干预组BMI、空腹血糖、TC及TG较对照组下降趋势明显。2.两组患者饮食、运动行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饮食行为、运动行为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量摄入量、运动行为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组别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脂肪摄入量不存在交互效应、组别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时间点看,两组患者饮食行为干预后第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行为干预后第1个月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干预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5);随时间延长干预组饮食行为较对照组下降趋势明显,运动行为较对照组上升趋势明显。3.两组患者知识、自我效能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知识得分、自我效能得分不同时间之间、组别效应差异及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有显著差异(P<0.05);从各时间点看,两组患者知识得分、自我效能得分除干预后1个月无差异存在(P>0.05),其余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的知识得分、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且上升趋势明显。[结 论]1.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结合“你的医生”APP的干预方案,提高糖尿病前期人群疾病知识知晓度,改变患者不健康的饮食与运动行为,从而提高患者饮食运动方面自我效能水平,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值。2.以保护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移动医疗APP实施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适用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对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其健康行为形成及空腹血糖控制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