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带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民经济的波及与贡献,反映房地产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二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与影响,反映房地产与相关产业间的内在结构。学者们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了重要研究,而房地产业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性,作为国民经济特殊区域的城市有着自己的独特性,随着房地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已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业对本市经济发展带动程度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无论对于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及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还是对于制定房地产业发展政策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界定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内涵、关联带动效应,旁侧效应研究范围基础之上,首先对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带动效应作理论构建,其内容包括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关联特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通过旁侧效应对城市产生一定影响这五个方面总体来论述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带动效应。再结合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呼市房地产业运行机理与发展模式分析,分别选择城市GDP和城市化率构建了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带动作用;利用三次产业产出结构,分析房地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影响;基于2002年和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后向拉动和前向推动效应,从整体到部分,定量分析呼市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总带动效应;通过房地产业对促进社会就业,提升城市价值和改善环境等方面定性分析房地产业的旁侧带动效应。最后,对呼和浩特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呼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每增加1亿元,可以带动GDP增加6.259亿元。(2)呼市房地产开发投资(X)与城市化水平(Y)解释为幂模型,模型方程为:Y=41.805(X0.024)。(3)对2000-2009年呼市三次产业产出结构表进行分析,可得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升趋势非常缓慢并有所反复。房地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2.91%-12.02%,平均6.46%,且呈波动式上升发展态势,房地产业的增长对第三产业的增长的拉动除2003年外,拉动百分点在0.07-9.38个点之间。(4)2002年和2007年呼市房地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值,可带动所有产业分别增加3.5867和0.7107单位产值。2002年房地产业对建筑业带动效应最大,带动系数为0.5722,房地产业对金属制品业带动效应次之,带动系数为0.4340;2007年房地产业对金属制品业带动效应最大,带动系数为0.2343,房地产业对建筑业带动效应次之,带动系数为0.0504。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建构中层经理的素质模型,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大陆企业中层经理的管理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将调查结果与香港地区中层经理的能力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着重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 ,即以目标作向导 ,活动为中介 ,并续之以健全制度 ,提升层次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利用临床路径方法,探索用药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的管理方法,开展相关评价,促进临床路径中用药的规范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研究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文献资料来源
以某高职院校轮机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ESP海事英语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以教师自主设计的阅读、听说测试(模仿中国海事局适任证书考试模式)和问卷调查为研究基础。对照组(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己经成为世界上原料药生产和出口的强国。在国际原料药生产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形势下,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如何面对机遇,把握时机,找到一条
近年来,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对工业实时数据的处理和存储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缓解在数据处理和存储方面的压力,数据压缩技术正逐步成为工业实时
本文运用EAP体系、问卷调查、信息化科学技术及SWOT分析方法,对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F集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该企业员工关爱体系建立的目标、内容、实
自1998年我国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开始飞速的发展,曾一度作为国民经济的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拉动了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支柱性和先导性
非洛地平是常用的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药物,本项研究拟开发一个新颖的微乳处方用于非洛地平的经皮肤给药,并考察处方的实用性。同时桉叶油作为一种新型的油相,在研究过程中比较了
在美学研究的历史中,研究者往往更注重美学理论的探讨,而忽视生活美学的研究。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确立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丰富,审美也随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