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细胞周期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DS患者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子(p21cip1、p27kip1、p57kip2)的表达及细胞周期是否存在异常,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为研究MDS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DS患者BMNC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p21cip1、p27kip1、p57kip2、p73及CXCR4的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方法检测p7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情况,并利用亚硫酸盐测序法验证MS-PCR的结果;选取4例MDS患者及4例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标本,在体外探讨SDF-1/CXCR4信号对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子(p21cip1、p27kip1、p57kip2)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比较其作用在正常对照和MDS患者中的差异;体外利用地西他滨及阿糖胞苷处理MDS患者原代BMNCs,观测p73基因去甲基化、p73mRNA重表达、p21cpi1表达、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变化;与临床患者随访资料结合,分析p73异常高甲基化在MDS预后中的作用;观察32例地西他滨治疗患者,监测p73甲基化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高危MDS患者组及AML和MDS转白组p21cip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8,0.029),而低危MDS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27kip1表达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低危MDS组、高危MDS患者组及AML和MDS转白组p57kip2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染色体核型异常MDS患者p57kip2表达低于正常核型者(P=0.045);CXCR4的表达在MDS患者及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与p57kip2表达呈正相关(r=0.652,P<0.001,n=67)。高危MDS及AML和MDS-AML组S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G0/G1期细胞比例在各组间无差异;SDF-1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正常BMNC中p57kip2的表达,该作用能被AMD3100阻断;而在MDS患者BMNCs中,SDF-1诱导的p57kip2表达效应则是降低的(P<0.001)。p7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见于37.04%的MDS患者,而且高危MDS患者(RAEB-1、RAEB-2)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58.8%vs.29.7.8%, P=0.002)。p21cip1及p73mRNA表达在甲基化组显著低于未甲基化组(P值分别为0.011和0.032);此外,p21cip1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675, P<0.001)。用地西他滨处理后,可见MDS原代BMNCs p73去甲基化,而p21cip1及p73mRNA表达水平增高,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当地西他滨与阿糖胞苷共同作用于MDS原代细胞时,伴随着p73去甲基化,地西他滨增强了阿糖胞苷诱导的细胞凋亡。p73高甲基化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 P=0.002)低于未甲基化患者。在COX模型中,p73基因甲基化状况和骨髓原始细胞水平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地西他滨治疗患者中,虽然可见p73去甲基化,但地西他滨临床反应与患者初始p73甲基化状态及p73去甲基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DS患者原代BMNC存在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子表达的异常及细胞周期的改变;SDF-1/CXCR4信号促进了p57kip2的表达,而这种作用在MDS患者是降低的,可能是p57kip2低表达的一个原因;p7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在MDS患者中较常见,可能通过影响下游基因p21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