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刑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我国也早已将环境犯罪纳入了刑法轨道,1997年《刑法》第6章第6节还进一步对环境犯罪作了专门规定,但现行刑法典并未有效顾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刑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我国也早已将环境犯罪纳入了刑法轨道,1997年《刑法》第6章第6节还进一步对环境犯罪作了专门规定,但现行刑法典并未有效顾及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尤其是对该类罪主观方面的关注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犯罪的实际追溯效果。然而,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作为该类犯罪构成的核心,在定罪、量刑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从环境犯罪概念的厘定入手,在评析国内外现有观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环境犯罪之要旨并指出主观方面应是环境犯罪构成的核心。进而,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法学研究者和司法实务界关于环境犯罪主观方面的立法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认为:环境犯罪的归责原则应为罪过原则。 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的法理分析,对环境犯罪复杂罪过的特殊法律现象进行解读,进而导出我国理论、实务界对环境犯罪罪过认定标准的不一及对其罪过形式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是立法中尚需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应以行为无价值或结果无价值为环境犯罪主观罪过的评判标准,并应当根据个罪的不同情况明确规定其罪过形式。同时,对于同一环境犯罪罪名可以区分为故意犯与过失犯。
其他文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公益林是以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为主导功能的森林经营类型,其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演变过程与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区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
目的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当人体摄入大量的化学药物时将发生肝细胞坏死,甚至导致急性肝衰竭。为了深入研究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分子机制,建立急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是十分
应用伦理学经常被认为是与理论伦理学相对的"应用的"或"实践的"伦理学,是伦理学的新范式或者是超出伦理学范围的交叉学科。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伦理学及其应用概念的
我们对比观察100例心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手法辅助排痰技术,结果显示该技术在咳痰效果、咳痰疼痛、肺不张、胸水、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地下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股权激励是现今企业的主流管理模式。针对焦家金矿采掘车间的绩效考核问题,提出了一种出矿质量绩效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为基础,基于UCML平台开发,利用SQL Se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对灌溉的依赖性大,农业灌溉用水量多,然而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农业灌溉在管理、节水等方面急待提高。在这种前提下,了解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
<正>肺癌属于全球公共卫生疾病,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属于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早期诊断率较低,疗效与预后较差,且近十多年以化疗为
随着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上升,全球气温变暖,森林作为固定二氧化碳(CO2)的绿色植物主体,其CO2吸收和储藏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森林现有植物中碳储量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