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逐渐成为潮流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也更加密切。诸多的贸易争端也随之产生,WTO解决贸易争端时的无所作为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转而选择去建立双边贸易关系,当前很多的国家都在签订FTA,目的就在于减少相关纠纷,保护其国际贸易。中国和韩国也应该加入到这一潮流当中。中韩为建立FTA所进行的谈判过程当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农产品的市场开放问题。先天因素的存在致使韩国农业十分脆弱,韩国政府也对其实行过度的保护,在进行相关谈判时,农业始终是一个敏感问题。中韩两国由于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待农产品市场开放这一问题上,立场也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已经生效的两国相应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更倾向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韩国的态度则相对保守,始终不太愿意放开其国内农业市场,也可能如此才使两国早在2004年就开始为建立FTA努力,直到2012年才宣布正式启动FTA谈判。农业问题正是其关键所在,因为FTA对韩国农业影响很大,不仅会影响韩国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农业规模,甚至会影响到韩国经济。因此倘若在FTA的建立过程中农产品市场的开放是必要的,对于农业脆弱的韩国来说应该实行逐步并且差别开放的策略。为使中韩FTA建立之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小化,尤其是对韩国农业的冲击降到最低,这需要中韩两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由于生产成本的差异,韩国本土农产品难以抵挡进口农产品在价格上所造成的冲击,因此需要韩国政府对本国农业进行相应的引导以及推动国内的农业进行产业的升级和改革。在中韩FTA建立之后,政府应当把出口增加的利益转移给农民,以免韩国农民由于FTA的建立而利益受损。对中国而言,由于中国农产品较韩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中韩FTA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冲击很小,更多的是要中国农业需逐渐适应国际市场的相关规则。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由于韩国拥有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使中国拥有成本上的优势,这可以实现两国资源的优势互补,可以很大程度的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也为两国未来经济合作能够实现双赢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对于该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基础。对与自由贸易区相关问题的研究,经济理论的涉及是必要的。本部分首先以时间为主线,贯穿了自由贸易理论整个的发展历程,之后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则是中韩建立FTA的可行性研究。这一部分首先以时间为线分析了两国的贸易发展历程,之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要素分析了两国建立自贸区的可能性,最后分析了阻碍FTA构建的内外部因素。第四部分则是FTA的建立对两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这一部分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两国的农业现状以及农产品贸易概况,之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韩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的差异,最后分析FTA对两国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较高的合作可能。农业也为两国之间的谈判提供了相应的机遇和挑战。第五部分则是中韩两国针对自贸区会对两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根据上文中所产生的威胁和冲击逐一列出两国农业需要改善的地方。中国需要改变单纯以价格取胜的传统农业经营,而韩国则是需要改变过度依赖农业收入的局面,两国政府也需要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合作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