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褐指藻LACS酶在脂肪酸代谢中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人类获取LC-PUFA的主要来源是深海鱼油,然而鱼油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替代来源。海洋微藻能从头合成LC-PUFA,是海洋LC-PUFA的初级生产者。海洋微藻LC-PUFA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对于开发LC-PUFA的替代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代谢中起关键作用。游离脂肪酸必须在LACS催化作用下活化成酰基辅酶A,才能进入后续脂肪酸的代谢途径,如碳链延长、甘油三酯合成、糖脂合成、磷脂合成、β氧化等。研究LACS在产油微藻脂肪酸代谢中的功能有助于全面解析LC-PUFA的合成途径。本论文以富含LC-PUFA的海洋微藻-三角褐指藻为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等方法研究五个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ptACSL1-5)的生化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逆转录PCR扩增ptACSL1-4编码基因,分别构建ptACSL1-4与GFP的融合表达质粒,转化三角褐指藻,通过观察GFP荧光确定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tACSL1、ptACSL2和ptACSL3定位于质体,ptACSL4定位于细胞质膜和细胞质,而ptACSL5已知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通过GFP自组装方法确定了ptACSL1在质体中的具体定位:ptACSL1蛋白N端跨膜区位于叶绿体内质网(chloroplast ER)膜上,而C端位于胞浆。(2)通过体外酶活实验研究了ptACSL1-5蛋白的底物特异性。分别构建ptACSL1-5蛋白C末端融合6×His标签的表达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进行异源表达,使用亲和层析方法分别纯化得到对应ptACSL重组蛋白,在体外酶反应体系中以不同游离脂肪酸为底物采用NADH消耗法测定重组蛋白的酶活。结果表明:以C18:1为底物时,五个ptACSL蛋白都检测到较高的酶活(175.50-330.38 nmol/min/mg);分别以五种不同脂肪酸为底物时ptACSL1和ptACSL2都能检测到酶活;以C20:5为底物时,ptACSL1和ptACSL4的酶活相对其它底物高2个数量级,分别高达3135.05 nmol/min/mg和2388.8 nmol/min/mg。(3)采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了在缺氮培养和不同CO2浓度(空气、1%、4%、10%)培养条件下ptACSL1-5蛋白的表达模式。缺氮72 h内,ptACSL1、ptACSL3和ptACSL4蛋白表达持续上调,而ptACSL2蛋白表达下调。随着CO2浓度的提高,ptACSL1、ptACSL2和ptACSL4蛋白表达量降低;CO2浓度从空气提高至4%时,ptACSL3表达量明显增加,CO2浓度进一步增加至10%则抑制其表达。(4)采用CRISPR/Cas9技术分别构建ptACSL1-5基因敲除突变株。分别根据五个ptACSL基因序列各设计6个sgRNA,并构建相应CRISPR/Cas9质粒。以转化子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巢式PCR检测并对gRNA敲除位点区域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突变类型均为片段缺失,缺失片段大小为67-733bp,单基因突变率约为33-70%,每个ptACSL基因选取3-5个突变株用于后续分析。综上所述,本论文对三角褐指藻的五个ptACS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底物特异性、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ptACSL1-5基因敲除突变株,为后续阐明ptACSL1-5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中的分子调控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日趋扩大。但传统化石能源的储量却日趋减少,而且化石能源的使用伴随着强烈的环境污染,因此,寻求清洁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促进经
具有群体感应(QS)系统的细菌能够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当信号分子随细菌密度增加到临界浓度时,就会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菌的群体行为,如生物被膜形成、抗生素产
ATP结合盒式(ABC)转运体是生物体内一种必不可少的可跨越细胞膜转运物质的膜蛋白。在许多细菌中ABC转运体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细菌毒素的分泌以及将抗生素泵出细胞。目前已经
当前聚合物驱油技术不断发展,针对不同类型油田,要求聚合物向具有适应驱油机理所要求的性能方向发展。针对常用的驱油聚合物HPAM抗剪切性差这一问题,课题组前期以纳米Si02为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一项改善热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在热采后期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减少热损失,同时空气气源广、成本低以及注入能力强等特点,
石墨烯量子点和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是两种极具特色的发光材料。石墨烯量子点是横向尺寸为1-10 nm的小片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和稳定的光学性质,目前已被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同学科人员交流密切,科学成果的产生也往往伴随着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协同合作。跨学科研究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当
致密油藏由于自然产能低,必须经过压裂增产改造措施后才具有经济开采价值,所以水力压裂已成为致密油藏开发和提高开采效益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压裂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储层导
基因型填充技术,即利用现有的基因型信息,对未测定或者不完整的基因型进行计算推断,从而获得更多的基因组信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参考群体或群体内其他个体与目标群体的基因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动态金融复杂数据的欺诈检测问题成为了金融反欺诈领域新的难点。实际业务中的动态金融复杂数据大体分为动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