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HBV(hepa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已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在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HBV感染的筛查率、患病率和临床相关情况,以及乙肝清除状态病人免疫抑制治疗的安全性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前的SLE病人HBV筛查、感染的情况及乙肝的发展进程。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至2015年11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SLE病人。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相应SLE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及过程中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肝功能等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结果:1.纳入的494例SLE病人中,463例(463/494,93.7%)进行了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筛查,其中121例(121/463,26.1%)仅进行HBsAg单项筛查,342例(342/463,73.9%)进行乙肝两对半筛查。共22例(22/494,4.45%)进行了HBV DNA的筛查,13例HBsAg(+)者中12例(12/13,92.3%)进行了HBV DNA的筛查。2.在463例进行HBsAg筛查SLE病人中,HBsAg阳性率为2.81%(13/463)。在进行乙肝两对半筛查的331例HBsAg阴性病人中,260例(260/331,78.6%)病人处于乙肝清除状态。3.比较乙肝清除状态和HBsAg(-)/抗HBs(-)/抗HBc(-)的病人的临床特征和自身抗体。前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后者(33.9±13.8 vs.29.2±11.6岁,p<0.01),并且前者ANA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256/256,100%vs.68/70,97.1%,p<0.01)。4.在处于乙肝清除状态的260例病人中,37例有两次抗HBc滴度和抗HBs滴度的测量结果。第一次测量的平均抗HBc滴度明显高于第二次测量的抗HBc滴度(5.26±4.02 vs.3.85±4.07 S/CO,p<0.01),其中有3例病人(3/37,8.11%)的抗HBc滴度减少并低于阈值。抗HBs滴度在两次测量之间(303.2±358.6 vs.225.4±358.6 mIU/ml,p=0.18)无统计学意义,但在4例(4/37,10.8%)病人中出现下降并低于阈值。5.在406例有后续资料的SLE病人中,10例为HBsAg(+)者。其中发现1例HBsAg(+)病人免疫抑制治疗2个月后出现乙肝再激活,1例HBsAg(-)患者出现乙肝再激活(HBsAg阴转阳)。结论:1.SLE病人HBsAg阳性率低于正常人群。2.在处于乙肝清除状态的SLE病人中观察到了抗HBs和抗HBc滴度的降低。提示临床在开始免疫抑制治疗前应进一步增加对SLE病人抗HBs和抗HBc滴度的检测。3.在HBsAg阳性和阴性的狼疮病人中均发现了乙肝再激活,应引起临床医生对乙肝筛查的重视以及乙肝筛查策略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