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国语》中的《周易》筮例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筮占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方术,自产生之初起,就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着,衍生出了纷繁复杂的筮占方式和筮占方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筮占系统。由于载体材料等诸方面的原因,我们很难看到有关早期筮占发展状况的文字记载或相关实物,但借助于《左传》、《国语》以及其它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到筮占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变化。《左传》、《国语》二书中记录了大量春秋时期人们的卜筮活动及其卜筮实例,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卜筮实例的完整记载,是当前考察春秋时期筮法状况最可珍贵的材料,历来备受瞩目。从这些卜筮实例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筮占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尤以《周易》筮法的变化最具代表性。 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中的《周易》筮例从众多卜筮筮例中独立出来,作一专门研究:一方面在现有文献条件下,结合考古材料探求《周易》筮法在春秋时期的文本情况和筮占方式,评估其在《周易》哲学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则将其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力图对《周易》筮法在春秋时期的发展状况加以考察,明析其历史意义,进而探求其发展动因与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成體系文字,本文正是以系统論爲理論指導,以計算機數據庫爲技術手段,對2477個構形明確的甲骨字形的底層結構要素——構件進行了窮盡性的梳理及量化统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犹如一颗闪耀的流星,她生命短暂而又命运多舛。她是一位极其注重生命体验的作家,她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描写的对象也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但作品表现
《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文章中的开篇之作。文章叙述的是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最后一批从朝鲜土地上撤离时,朝鲜人民到车站送别时的情
期刊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很多人因为没有适应季节的变化而患上感冒。中医专家指出,秋季感冒多是风寒感冒。  治疗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为主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等,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巧用穴位疗效好  可选用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迎香穴
灾难文学在传达人类生存状态和精神领域方面有独特价值,它为灾难中的人设置了一种极端的生存考验,在自然灾难的笼罩下,人们或低迷,或自保,或奋争。论文通过对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