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个世纪以来,化学除草剂发展十分迅速,世界上已有200种以上的化学除草剂投入市场。我国化学除草剂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发达国家的农业除草中化学除草占70%以上,国内化学除草比例还很低,因此研究国内常用除草剂的合成工艺具有很大的意义。苯达松、2,4-D、杀草丹、氰氟草酯等是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广谱性除草剂。多年以来,我国在这些除草剂上已经实现国产化大规模生产,但由于它们存在收率不高、选择性不好、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环保压力大等各种不同的缺点,阻碍了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使用。因此,通过创新或改进实验条件使得新合成方法更加高效易处理且环境友好,并将此新合成的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并推动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本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苯达松、2,4-D,杀草丹和氰氟草酯几种广谱型除草剂的合成,建立了更加简单、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采用广泛使用的靛红酸酐法制备苯达松,通过研究反应溶剂、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的影响,使得第一步氨解的产率达到94%,苯达松的总收率达到81%以上;采用后氯化法制备2,4-D,考察了氯化温度、氯气的量及催化剂的影响,在二氯乙烷中加入少量催化剂直接通氯气氯化使得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5%超过文献报道水平;在最新报道的杀草丹的合成方法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溶剂及催化剂的影响,一氧化碳直接通入二乙胺和升华硫的混合溶液中,检测反应完全后加入相对应量的对氯氯苄即可制的杀草丹,杀草丹的收率到达100%;以专利为基础采用四丁基硫酸氢铵为催化剂,一步法反应工艺合成氰氟草酯的总收率达94%,光学纯度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