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栓策略的META分析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房颤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与致残率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所以大部分房颤患者都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抗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当今已成为冠心病患者尤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仍较高,这使得围手术期及术后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房颤患者接受PCI支架置入后需要口服抗凝药治疗预防卒中的同时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支架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缺血事件,这使得抗栓治疗变得复杂,在取得最大抗栓获益的同时将出血风险降至最低,是制订这类患者抗凝治疗方案的关键。迄今为止,由于出血风险增加与血栓栓塞并发症之间难以平衡,临床研究证据有限,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目前仍无法就此类患者选择最佳抗血栓策略达成共识。近年来,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PCI后的最佳抗血栓治疗方案是一个新兴的临床问题。  目的:  比较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后二联及三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c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自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所发表的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了有关二联抗栓(DT)包括DAPT或OAC+SAPT和三联抗栓(TT)用于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PCI后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从全因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心肌梗死(MI)、缺血性脑卒中(IS)、支架血栓形成等指标评估治疗有效性,以及从大出血事件评估治疗安全性。采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计算干预措施的综合效应,并用Q统计量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P<0.1和/或I2>50%,表明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P>0.1和/或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荟萃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  结果:  这项分析纳入了13篇文献,共26,456例患者,其中DT组共14,749例(DAPT组有8,342例,OAC+SAPT组有6,407例),TT组有7,080例,单一抗血小板或口服抗凝药治疗4,627例。结果显示DT组在全因死亡率(OR=1.34,95%CI:0.93-1.9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OR=1.42,95%CI:0.96-2.10),心肌梗死(OR=1.17,95%CI:0.84-1.61),支架血栓形成(OR=1.35,95%CI:0.94-1.95;)与T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血性卒中(OR=1.54,95%CI:1.32-1.80)发生率明显高于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出血事件(OR=0.64,95%CI:0.53-0.77)明显低于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组在全因死亡(OR=1.09,95%CI:0.93-1.27)、缺血性卒中(OR=0.93,95%CI:0.73-1.18;)、大出血事件(OR=0.94,95%CI:0.58-1.51)与OAC+SAP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的抗栓治疗策略中:  1.与TT组比较,DT组在MACCE、全因死亡率、MI、支架血栓的发生率中显示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明显减少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但增加IS发生率。  2.在DT组亚组分析中,与TT组比较,DAPT组、OAC+SAPT组在MACCE、全因死亡率、MI、支架血栓的发生率中显示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明显减少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但增加IS发生率。  3.与DAPT组相比,OAC+SAPT组的全因死亡率、I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且不增加大出血事件,显示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MitoKATp通道在异氟烷预处理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诱导线粒体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SD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
[摘要]试卷讲评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现象,是一种综合多种因素的互动教学。如果好好利用它,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有效设计试卷讲评教学课,注重试卷讲评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试卷讲评 讲评方法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几乎每周都有高考模拟试题训练。因此,在高三语文课的课型中,试卷讲评课所占的比重就加大了。学生希望通过考试发
在高考英语中,书面表达占25分,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学科素养.而英语写作考查的是学生综
期刊
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推进,小学英语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树立了核
期刊
[摘要]为响应素质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好奇心强,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佳时间。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成为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学通过课堂进行初步实施、通过练习巩固效果,因此就需要在初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巩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教学 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    
[摘要]历史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规定究竟怎样落实?我们可从人的情感认知规律方面去考虑。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产生情感的倾向;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再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层面。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