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由于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生产企业在稀土浸取工艺段采用硫酸铵浸取稀土,使得稀土生产企业每年排放大量的氨氮废水。氨氮废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均产生极大危害。本课题采用空气吹脱法+离子交换吸附法联合处理工艺处理稀土氨氮废水,以实现稀土氨氮废水中氨氮含量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的要求,同时回收废水中的氨氮,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对影响吹脱效果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因素对吹脱效果的影响大小,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吹脱实验主要得出以下实验结果:①吹脱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氨氮含量为1000mg/L左右的氨氮废水经一级吹脱和二级吹脱后,剩余氨氮浓度降至100mg/L。影响氨氮吹脱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吹脱温度>气液比。②吹脱出的氨气可用硫酸吸收,形成硫酸铵溶液,作为浸取剂返回生产中使用或生产硫酸铵肥料。采用钠型D113离子交换树脂深度处理氨氮废水的实验结果如下:①影响钠型D113树脂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树脂投加量>接触时间>初始氨氮浓度。②HCl溶液作为解吸剂解吸效果较好;解吸后的溶液为酸性高氨氮水,经预处理后可作为浸取剂返回生产中使用。③由于实际废水成分的复杂性,实际废水与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处理后各项指标均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新建企业水污染物直接排放浓度限值。④钠型D113离子交换树脂对氨氮的去除机理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即物理吸附后出现的离子交换作用)共存;钠型D113树脂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主要发生树脂的表面活性区位;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宜描述钠型D113树脂对氨氮的吸附行为;根据动边界模型拟合结果可知:吸附反应阶段为离子交换吸附过程的控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