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多样性测度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体量的逐渐增大,使得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所占比重依然很高,但是,传统化石能源在短期内是不可再生的,这些能源的消费会引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采储量急剧下降,而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去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又存在巨大的技术障碍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如何增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探索开发更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使中国能源系统的能源种类多样性程度更高,能源差异性更加明显,各能源选项占能源总量的消费比重更加合理。能源系统的多样性可以使能源供给更稳定,降低能源系统运行中的中断风险或供应不稳定的风险,减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整体上促进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介绍了能源多样性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给出本文中的内涵,提出了能源多样性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并分析了能源多样性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选取35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2000-2017年的各能源选项消费量进行面板数据聚类分析,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量模式。然后,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国能源多样性模式的MDA分析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法和多目标多样性分析法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使用中国2000-2017年的能源统计数据对中国能源多样性指数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能源系统多样性和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数值。采用情境分析和量化评价的方法,分析不同价值取向下对不同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多样性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时,得到不同条件下中国能源体系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并通过对中国能源可持续综合水平进行比较,得出适当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适当提高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和大幅提升一次电力及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可以提升中国能源体系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的结论。最后,在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中国能源多样性模式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