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s)来源丰富,抗肿瘤作用强,长期以来受到关注,但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较长一段时间认为CTXs与细胞膜结合,依赖其特征性的空间结构—“三指”插入细胞膜中形成孔道,可能影响细胞内外离子的平衡,从而导致细胞肿胀、破裂。最近由不同研究室的学者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到,CTX在数分钟内进入线粒体并破坏线粒体结构,以及眼镜蛇毒CTX轻易进入活的肿瘤细胞内并浓集于溶酶体,其含量与CTX的细胞毒作用密切相关。由此提示CTXs影响线粒体及溶酶体等胞内膜结构的功能可能是其主要抗癌机制,对细胞膜的溶解作用可能是其下游作用。目前认为线粒体是细胞凋亡调控的中心环节之一。线粒体感受多种刺激发生线粒体渗透性转变孔(MPTP)开放,释放膜间隙中的促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等。释放到细胞浆的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能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结合,从而召集caspase-9形成凋亡体(apoptosome),被激活的caspase-9能激活下游的凋亡效应分子caspase-3,经蛋白水解级联作用引起细胞凋亡。CTXs在数分钟内即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结合,那么对线粒体通路有何影响?本研究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不含PLA2的CTX-b,测定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观察CTX-b对NB4细胞的致凋亡作用,着重研究CTX-b对NB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cytochrome c的释放、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变化的影响,从线粒体信号途径入手,探讨CTX-b的胞内作用机制。[主要实验方法]1 CTX-b的分离提纯应用Sephadex-G50凝胶过滤、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c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