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载体,其经营绩效反映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潮头而立,党对大多数企业改革产生了影响。四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经过了四个阶段,如今正处于第五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国有企业最大特色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党的优势融入在公司治理中。国有企业党组织能否有效参与公司治理至关重要,关系着是否能利用合理有效的手段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以国有企业经营现状为切入点,结合政治干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接着运用高阶梯队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探究CEO权力在党组织嵌入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首先对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整合。理论部分介绍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CEO权力和企业绩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进行了文献述评。其次,文章创新性的探索党组织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机制,为厘清党委会嵌入公司治理后CEO的地位和权力变化有启发意义。接着,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CEO权力,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随后,实证检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这种影响背后的机制。在进一步研究中,讨论了党的十八大“从严治党”效果和国有企业分类治理情景下党组织嵌入治理的区别。最后,通过PSM-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党委会嵌入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程度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两职由不同人担任的公司,两职兼任的公司经营绩效更高。同时,CEO权力在党组织嵌入式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党组织与董监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规范了CEO权力,而CEO权力的规范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有促进作用。文章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国企党建、对CEO权力监督与激励并存、为高管建立“双评体系”和党组织嵌入程度按照国企分类因企制宜等。论文还总结了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对后续研究给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果为优化党企关系、国企改革和正确看待CEO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