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易感因索[目的]探讨昆明地区育龄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易感因素,为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12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及产科门诊对育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病例组分为WC组和妊娠期WC组,而接受常规妇科、产科检查并且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秩和检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 果](1)VVC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OR=3.84,95%CI=1.68-8.75,P=0.000),精神压力大(OR=12.36,95%CI=1.23-124.71,P=0.03),性生活频繁(OR=31.72,95%CI=2.55-93.89,P=0.01),经期性生活(OR=22.83,95%CI=1.39-74.13,P=0.03)是 VVC 的危险因素;使用避孕套(OR=0.06 95%CI=0.01-0.38,P=0.00),非经期每天清洗阴部(OR=0.15,95%CI=0.03-0.84,P=0.03),卫生纸从前往后擦拭(OR=0.04,95%CI=0.01-0.33,P=0.00),经常锻炼(OR=0.06,95%CI=0.01-0.68,P=0.02)是 VVC 的保护因素。(2)妊娠组WC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次(OR=1.85,95%CI=1.15-2.98,P=0.01),经常感冒(OR=5.39,95%CI=1.25-23.22,P=0.02),初次性生活年龄(<18 岁)(OR=12.03,95%CI=1.37-105.44,P=0.02),妊娠周期(OR=2.17,95%CI=1.10-4.25,P=0.02)是WC的危险因素;使用避孕套(OR=0.26,95%CI=0.09-0.79,P=0.02),孕期每天清洗阴部(OR=0.19,95%CI=0.07-0.50,P=0.00),经常锻炼(OR=0.34,95%CI=0.13-0.91,P=0.03)是WC的保护因素。运用秩和检验分析初次性生活年龄(r=0.260,P=0.000)与WC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初次性生活年龄越小者,越容易发生WC。[结 论]VVC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孕次、流产次数,妊娠周期、初次性生活年龄、经常感冒、精神压力大,性生活频繁、经期性生活是WC的危险因素;使用避孕套、非经期每天清洗阴部、卫生纸从前往后擦拭、经常锻炼可能是VVC的保护因素。第二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分析[目 的]研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致病菌的基因型,分析致病菌在不同年龄段、民族、不同妊娠期、妊娠期与非妊娠期的优势基因型有何差异,同时对致病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 法]收集2017年12月1日—2018年1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及产科门诊确诊为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经培养、分离、鉴定收集125株白色念珠菌和51株光滑念珠菌。运用CAI和RPM2、MT1、ERG3微卫星位点分别对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ATB—Fungus3进行药敏实验。[结 果](1)妊娠早期光滑念珠菌检出率较中晚期高(8株,50.0%),妊娠中、晚期白色念珠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4.6%,88.9%。不同妊娠期,白色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菌种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白色念珠菌共分出48种基因型,主要有3种优势基因型:30-45,15-18,32-46;光滑念珠菌共分出17种基因型,主要有3种优势基因型:128:241:198,128:240:198,140:241:198。(2)非妊娠期VVC感染白色念珠菌的主要基因型与妊娠期VVC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存在差异(P=0.015);非妊娠期VVC感染光滑念珠菌的主要基因型与妊娠期VVC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存在差异(P<0.001)。(3)白色念珠菌对5-FC的敏感率为:96.0%,对FLU、VOC的耐药率分别为32.8%、36.0%。AMB中白色念珠菌野生型菌株为100%;光滑念珠菌对5-FC的敏感率为:100.0%,对FLU的耐药率为3,9%。AMB中光滑念珠菌野生型菌株为100%;ITC中野生型菌株为99.2%,非野生型菌株为0.8%;VOC中野生型菌株与非野生型菌株分别为68.6%,31.4%。(4)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对FLU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在ITC浓度≥1mg/L时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光滑念珠菌对FLU、ITC、VOC的耐药率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结 论]我们在昆明地区不仅发现了VVC独特的基因型分布,还发现不同菌株的不同基因型在妊娠期与非妊娠期VVC的分布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白色念珠菌在妊娠早期感染的主要基因型为15-18;而光滑念珠菌在妊娠早、中期感染的主要基因型为128:240:198,妊娠晚期感染的主要基因型为128:241:198,并且发现了不同基因型菌株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