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福建是台风登陆频数较多的地区,受台风暴雨影响严重。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台风环流的相互作用常常对台风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些非常规的影响,此种情况下影响台风降水的各种物理机制将变得更加复杂,是实际预报工作中的难点。为了进一步揭示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地形、非对称结构等因素对此类台风降水分布特征的影响,本文使用美国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再分析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是台风登陆频数较多的地区,受台风暴雨影响严重。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台风环流的相互作用常常对台风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些非常规的影响,此种情况下影响台风降水的各种物理机制将变得更加复杂,是实际预报工作中的难点。为了进一步揭示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地形、非对称结构等因素对此类台风降水分布特征的影响,本文使用美国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雷达、区域自动站等观测资料,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凡亚比”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检验。在对“凡亚比”台风实况和环流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后,发现受副高形势变化和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地形的影响,“凡亚比”台风过程呈现路径曲折多变、登陆福建暴雨集中的特点。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凡亚比”台风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本次台风过程的模拟是比较成功和可信的。应用模拟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等实况观测资料,对“凡亚比”台风暴雨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后得出:1.西部大陆副高和东部偏南气流的共同作用形成有利台风降水环流场;2.丰富的水汽输送、下层辐合上层辐散的耦合动力作用、强烈的上升运动对台风暴雨的发生与持续起到重要作用;3.福建南部的特殊地形对台风暴雨的增幅作用十分明显;4.台风经过台湾后产生内部结构不对称,主要降水云团转至第四象限是台风降水落区集中的重要原因。在将本地化的WRF数值模式FJ-WRF在“凡亚比”台风降水过程中的预报结果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639数值模式、日本GSM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后,发现三种数值模式对本次台风降水的落区预报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后两种数值模式的雨量预报结果参考意义更大些。实际工作中应将数值模式预报技术和统计预报及主观预报方法相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预报效果。
其他文献
3xxx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一定的强度,在强度要求不高的零部件和承装液体的箱体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短流程铸轧法生产的高品质高合金成分的铝合金越来越受到研究的重视。本论文以3003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对立式铸轧工艺进行研究,制备出不同浇注温度的3003铝合金铸轧板材,研究浇注温度对铸轧态3003铝合金板材合金元素沿厚度方向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铸轧板材进行均匀化、冷轧
本文利用中国743个测站1960年-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逐日的全球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东部近50年雨日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700hPa气旋性风切变对于雨日变化的影响,最后结合环流和水汽的变化,揭示了近50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雨日变化的可能原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自1980年后,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和雨日都呈明显减少的趋势,但这种趋势远远小于全国平均雨日减少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人类社会活动带来的夜间灯光亮度也取得了极大的增长。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人类活动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城市经济空间化、城市化评估的研究中。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受制于各区域政策、地形、历史等影响,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针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首先基于裁剪得到的河南省的NPP-VIIRS原始月度灯光数据,运用平
中国大多数地区均处于高烈度地区,广泛推广模块化钢框架结构,提升其抗震性能,将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推广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考虑将隔震技术应用到模块化钢框架结构中,隔离传向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使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有效控制结构内力和主体变形。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结构特点导致其节点受力远比传统钢框架结构的复杂,应用隔震技术之后,可降低对模块单元连接节点的抗震要求,达到降低上部结构节点刚度要
采用低温乳液聚合制备环保型乳聚丁苯橡胶SBR1723N胶乳,考察了聚合过程中结合苯乙烯含量和门尼粘度影响因素,对环保型终止剂和福美钠终止聚合反应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体的转化率严格控制在66~70ω%范围内,可以制备结合苯乙烯含量为23.5ω%的SBR1723N胶乳;分子量调节剂加入量为0.10~0.13ω%时,生胶门尼粘度可控制在110~135,且采用分批加入方式制备的SBR1723N基
目前GRAPES (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模式高层大气预报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高层背景场构造方案采用存在缺陷的外推方案,使高层大气的背景场和卫星观测资料之间存在巨大偏差,卫星高层通道资料在同化过程中被剔除,从而影响同化模式有效使用高层观测资料,造成GRAPES模式同化和预报效果不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
本文利用1959-2010年我国逐日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首先对华北地区冬季持续性异常低温事件进行了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该区近50年来冬季持续性异常低温事件的发生规律及环流特征,然后对华北地区冬季持续性异常低温事件与大气低振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季的低频温度建立了统计预报模型,并利用2009/2010年华北地区冬季资料进行检验。主要得到
本文利用NCAR最新大气环流模式CAM5.1设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对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化可能对东亚地区冬夏季环流及降水分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其中,对大规模城市化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来讨论——城市比重的增加及黑碳气溶胶排放量的增多。主要结论如下:(1) CAM5.1模式对全球及东亚地区的冬、夏季环流场及降水等物理量场均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控制试验结果很好地反映出观各个气象要素的实际状况。(2)中
大气气溶胶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强烈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平衡,进而影响全球环境和气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因子。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气溶胶高值区之一,因此,利用地基遥感数据研究这一地区的气溶胶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获得太湖地区气溶胶特性长期变化的数据集,更有利于提高对该地区气溶胶特性的认识,并减小该地区气溶胶气候效应的不确定性,对天气预报、气候变化预测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卫星观测
本文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分析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辽河流域生态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利用辽河流域1982~1998年NOAA/AVHRR与1999-2010年SPOT VEGETATION的旬合成NDVI资料和35个站的逐日气象资料,使用均值法、差值法、一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NDVI(归一化指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NDVT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