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清两代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的编修及刊印为基本研究内容,对明清两代中央文献典籍编修及刊印机构的沿袭和发展、各机构所编刊之文献典籍进行研究,进而梳理出明清两代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编刊发展的特点、脉络,并探索出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编修及刊印事业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全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略论述历代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编修及刊印的演变脉络。第二部分:重点探讨和论述明代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的编修及刊印。明代中央最主要的编修机构是翰林院,明代中央编修的大部分文献典籍都出自翰林院。此外,如遇重大的文献编修任务,则由皇帝敕令成立临时的编修机构。明朝中央通过这些编修机构编修了众多文献典籍。明代中央的重要刊印机构是南、北国子监以及内府司礼监,所刻之书称为“监本”‘和“经厂本”。此外,中央各部院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少量的刊印活动。自永乐朝之后,由于宦官的权力日益加大,中央刊印活动的重心逐渐向内府转移。第三部分:重点探讨清代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的编修及刊印。清代以降,承明旧制,翰林院仍然作为中央编修的重要机构,且编修重点也更有侧重,与此同时,清代进一步发展明代中央成立临时编修机构的做法,逐渐演变为由常开书馆、例开书馆、阅时而开书馆、特开书馆所组成的编修机构格局。这些编修机构展开了大规模的编修活动,编纂、编译出大量文献典籍,其中还包括了多种文字文献,官方修书事业较之明朝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清代中央刻印活动的重心完全移至内府,内府武英殿几乎总揽了清代中央的一切刻印事宜,使得殿本文献独居高位。清朝中央机构文献编修及刊印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景象。第四部分:分析明清两代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编刊演变发展的特点。第一,封建统治者对编修及刊印活动的控制日趋严密;第二,编修及刊印机构日趋完善;第三,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的编刊规模扩大;’第四,刊本质量提高;第五,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量增多;第六,官方辑佚活动繁荣发展。第五部分:分析总结了清代中央机构文献典籍编刊较之明代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