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层段葡一油层组,事实上是由姚家组底部的姚一段和青山口组顶部的一部分地层组成。通过单井和连井剖面分析和对比表明,葡一油层组的P11至P12属于姚家组下段,构成姚家组下部三级层序的低水位域;而P13-P17属于青山口组顶部的地层,属青山口组上部三级层序高位域顶部或下降体系域主要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原理,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可为精细的沉积体系、沉积相分析和砂体分布预测提供有效的地层对比框架。三级层序仍是Exxon的层序地层理论中由不整合及其与之对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元,以可观察到的不整合及其对应的整合面为界,四级层序是三级层序内两次沉积基准面明显上升之间的沉积旋回,以相对易于追踪对比的水进界面为界。五级层序代表单一的水进或水退的沉积旋回或准层序组。根据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将油田上划分的PI砂岩组的小层PI1~PI7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PI-Ⅰ上部(葡一油层组的顶部)的湖进面事实上是姚家组下部三级层序的初始湖进面,发育较为稳定的湖相泥岩,区域上可以追踪对比。PI-Ⅱ上部的湖进面也较为稳定,区内基本可以对比,该界面以下主要为辫状的下切水道或叠置的分流河道沉积;其上以分流河道、河口坝,近端坝等沉积组合。PI-Ⅲ下部的湖进代表了青山口组顶部的最后的一次相对明显的水进。大体上PI1-PI3为四级层序I, PI4-PI5+6上部为四级层序II, PI6下部-PI7为四级层序III,然后研究砂体切割、叠置关系、内部建筑结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通过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资料其中要并结合沉积微相的分布模式,接着研究沉积微相以及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沉积微相控制注入水在油层中的运动,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由于河道的变迁及河道下切、叠加,各期沉积砂体形态极不规则,砂体间接触关系复杂多变,两期河道间有的以低渗透薄层砂相接触,有的与废弃河道泥质充填物或尖灭区相连接,这些部位及其附近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