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课程因促进各学科的改革与发展而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但微课程的开发还存在价值取向、目标意图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相关微课程的研究更多地是笼统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而从属于信息技术学科的Python微课程研究很少。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掌握Python对个人成长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另一方面,计算思维作为信息化时代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可以指导Python微课程的设计;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程因促进各学科的改革与发展而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但微课程的开发还存在价值取向、目标意图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相关微课程的研究更多地是笼统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而从属于信息技术学科的Python微课程研究很少。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掌握Python对个人成长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另一方面,计算思维作为信息化时代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可以指导Python微课程的设计;科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必备核心竞争力可以明确Python微课程的目标取向。所以,基于计算思维与科学精神设计高中Python微课程,既能弥补微课程开发的问题,又能培养学习者计算思维能力,并渗透科学精神相关内涵,从而引导学习者更好地成长。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启示上,首先探析理论依据。即界定核心概念,根据概念内涵分析出Python微课程与计算思维、科学精神之间形成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育人关系,进而以建构主义理论、认知负荷理论、Ub D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通过访谈法,调研高中Python教学现状,并结合Python程序设计教师访谈建议,明确微课程设计以实用性、详细性、聚焦性、交互性为原则,案例选择以典型、系统、符合学习者认知为依据。再根据理论依据和实践调研,设计基于计算思维与科学精神的高中Python微课程开发流程。确定微课程开发包括分析、设计、制作三个阶段。分析阶段由分析教学对象,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组成,从而解答“教什么人”、“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设计阶段由微教案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组成,从而解答“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制作阶段由制作课件、撰写脚本、制作微视频组成,以微视频为载体落实具体学习内容,从而解答“学什么”的问题。最后依据高中Python微课程开发流程,开发“运动图标绘制”系列微课程,通过具体案例呈现,详细阐述开发流程。本研究的创新理念集中于流程构建的内容。即先设计出以“Python知识-计算思维能力-科学精神价值观”为主线的教学目标,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并在Ub D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微教案以计算思维特征点运用的思路进行设计,学习任务单在体现具体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对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反馈检测。最终微视频的呈现达到“Python知识传授-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价值观塑造”的目的。基于以上内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刚好”“恰好”“正好”“刚巧”“恰巧”“正巧”等6个副词为例,探讨汉语“巧合”类语气副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旨在减少留学生在这类副词上的学习障碍,提高汉语学习水平。立足于来自北大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偏误材料以及有关“巧合”类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成果,文章既分析了偏误类型,也着重探讨了由于本体知识欠缺造成的偏误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仅是解决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其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产生偏差、课程边缘化以致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希望通过把个性化教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1)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个性化教学研究现状、界定个性化教学概念内涵,总结初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与改革,教育的现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相当大的版图,每年需要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大量基础应用性人才,会计人才也在其中占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各行业都急需的基础会计人才,人才需求量也不断上升。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和高等职业教育不同,需要同时兼顾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作为以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将教材理论内容分章节
美声唱法传入我国近百年来,许多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的推动使得美声的演唱与教学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意大利作为美声的发源地,许多必须学习的经典作品出自这里,然而部分人在演唱意大利语作品时只注重发声技巧而忽略了歌词的准确性,这是不对的,音乐理论家约瑟夫·察里诺提到歌唱语言时这样说:“听到被歪曲的演唱,谁能不感到气愤呢?”他特别强调歌词的发音必须要清楚,要唱出人人能够理解的、而不是仅仅发出的声音。探究意
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儿童会因经常遭受攻击性行为而受到很大的伤害。攻击性行为的经常发生会使受到攻击的儿童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抑郁、感到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杀。对攻击者而言,经常攻击他人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为了让小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研究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采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其优势在于师生之间课堂交流充分,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足之处在于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人格魅力以及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因此教学效果和教学规模都会受到一定限制。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好的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调整学习进度、更
咏叹调《来到你身旁》是女主人公“咪咪”和诗人“鲁道夫”离别时所演唱的歌曲,它短小精悍、旋律丰富、感情鲜明、打动人心。这首咏叹调完美诠释出了咪咪对生活的绝望、命运的不公以及对爱人的不舍,准确、清晰地勾勒出咪咪的人物形象及其人物内心活动,具有极强艺术魅力,受到大众的喜爱。本文以咏叹调《来到你身旁》的演唱分析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全文的研究分析:第一部分为《来到你身旁》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普契尼的
农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产业,作为促进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面对更加严格的国际标准和更加多元的客户需求,我国农业发展需要承受更大压力,克服更大发展困境。农业发展面对这一形势变化,以及市场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只有实现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转型和提升,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竞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改革会议上强调了“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何克抗先生也曾发文提出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信息化2.0》的颁布,我国愈发重视人工智能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此背景下,基于目前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创新属性偏弱,讲授内容单一学科趋向等问题,本研究以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围绕APP Inventor平台开发了一系列编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