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境内台湾泥鳅养殖试验的统计分析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贵州省各市州泥鳅养殖现状2019年和2020年通过对贵州省9个市州进行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可知,贵州省9个市州,2019年泥鳅养殖总产量为2455吨,养殖最多的是铜仁市,总计1509吨,占全省泥鳅养殖产量的61.47%,其次是遵义市,总计330.5吨,占全省泥鳅养殖产量的13.46%,最少的是六盘水市,仅有4吨,占全省泥鳅养殖产量的0.16%。2020年泥鳅养殖总产量为1868.9吨,养殖最多的仍是铜仁市,总计1175吨,占全省泥鳅养殖产量的62.87%,但比2019年减少了23.87%,其次是黔东南州330.5吨,占全省泥鳅养殖产量的19.03%,比2019年增加了12.39%,最少的仍是六盘水市,仅有3吨,占全省泥鳅养殖产量的0.16%。从2019年和2020年整体来看,泥鳅养殖产量有所减少,其中减幅最大的是遵义、铜仁,而安顺市、黔东南州泥鳅产量有所增加。2、贵州山区台湾泥鳅养殖疾病防控技术研究经调研发现,贵州各区县在养殖台湾泥鳅过程中养殖管理不到位,对疾病防控做的较差,养殖基地均有疾病发生,调研中发现的台湾泥鳅疾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肠炎病、水霉病、车轮虫和小瓜虫,并对发现的疾病进行诊断,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为后期贵州台湾泥鳅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防控提供一些参考,确保我省泥鳅养殖健康发展。3、贵州山区台湾泥鳅养殖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贵州山区台湾泥鳅养殖是贵州水产品养殖的组成部分,做好台湾泥鳅的养殖对养殖者的收益有着直接影响,然而,贵州台湾泥鳅养殖户疾病防控意识淡薄,亟待加强、台湾泥鳅养殖疾病多,饲养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该品种的养殖,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并且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效益,为贵州台湾泥鳅的养殖提供相应的思路。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医学知识,对生物医学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生物医学文本挖掘(Biomedical Literature Mining,BLM)技术帮助科研人员从这些文献中自动挖掘和提取知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Biomedical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Bio-NER)是BLM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在B
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养阴润燥、清肺降火、抗氧化、抑菌消炎、抗肿瘤等功效,集药用、食用、饲用与观赏于一身,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天冬繁殖以种子繁殖、分株繁殖为主,但因为周期长、繁殖系数低而限制其种苗生产。尽管部分研究者对天冬组培快繁进行过探索,但仍未建立起有效的快繁技术体系。本研究系统探索了天冬种子无菌萌发与外植体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属于山茶科(Family Theaceae),山茶属(Genus Camellia),茶组(Sect.Thea(L.)Dyer)植物。古茶树是指生长100年以上的茶树,主要包括野生、半驯化以及栽培的大茶树。贵州处于茶树起源的中心区域,独特的“立体气候”特征,多样性的生态条件以及茶树异花授粉特性,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丰富的茶树
Q医药制造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研发、高风险和高回报特征,蕴含很强的技术研发性质。在医药自主创新战略背景下,我国医药行业对创新药物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强,因此Q企业最近几年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投入,但高投入没有带来高回报,其亏损较多,制约着Q医药制造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这要求医药企业生产出更为高效的医药产品,使得Q医药企业面临着更为激
适型导数作为整数阶导数的一种推广,满足莱布尼茨公式和链式法则等良好性质,具有适型导数的微分方程适用于描述牛顿力学和生物数学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生物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具有适型导数的脉冲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Ulam型稳定性;二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受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首先,导出线性方程齐次和非齐次问题解的精确表达式.针对非线性问题,在适宜条件下,采用Picard逐次逼近法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接入到物联网,逐渐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由此所产生的用户隐私数据也呈爆炸式增长,如何保障这些隐私信息安全使其发挥巨大潜能,逐渐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最大问题所在。传统的物联网设备大多依托于中心化服务方式进行统一地管理,面对各种日益增长的物联网数据信息,中心化管理方式也暴露出其巨大的安全隐患。单一中心服务器负担巨大,且单点故障问
医学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将医学图像中感兴趣区域分割出来,是后续特征提取、影像分析和预测,以及临床诊断的重要基础。然而面对大量复杂的医学影像,医生仅凭丰富的临床经验去分析图像,速度和准确率都不能满足需求。此外,针对多模态多中心的数据,模型分割精度和鲁棒性不高,高维数据分割方法研究较少。因此,开发高效准确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关键
目的:鉴定宫颈鳞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筛选与宫颈鳞癌病理学特征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基因,在临床组织样本中,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患者肿瘤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导致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评估其在宫颈鳞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1.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差异基因,数据来源于GEO数据库包含GSE63514芯片与GSE63678芯片高通量测序数据,以及TCGA
叶螨(Acari:Tetranychidae)危害是造成玉米Zea mays减产的重要原因,其中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螨之一。通过选育抗螨玉米品种可以有效防治叶螨。玉米杂交种京科968(JK968)是我国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其田间表现对叶螨具有良好抗性且在散粉期吸引叶螨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本研究以JK968及其母本京724(J724)、父本京92(
目的:研究烟管头草提的吉玛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TMJ-12调控前列腺增生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MTT法筛选出不同浓度和时间的化合物TMJ-12对BPH1细胞的抑制率,并计算出IC50;细胞行为学拍照显示化合物TMJ-12对BPH1细胞的形态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化合物TMJ-12对BPH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证实化合物TMJ-12是否诱导BPH1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