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各地气象条件、建筑围护结构以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引起建筑冷热负荷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埋地换热器周围的土壤温度出现逐年上升或下降的现象以及地源热泵系统(GSHP)的性能系数(COP)的下降,耗电量增加,甚至会出现系统运行失败的情况。目前,由于地源热泵系统向土壤排/取量不均的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介绍了不同形式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并分析了其运行控制策略和优缺点。例如,当冬季工况的累计取热量大于夏季工况的累计排热量时,为避免地温持续下降,建议采用辅助加热设备,如锅炉、太阳能;当夏季工况的排热量大于冬季工况的取热量时,可采用冷却塔和冰蓄冷等辅助设备,以减少埋地换热器的排地负荷。地下温度场的平衡可使地源热泵系统长期在高效的状态下运行,使节能技术实现真正的节能。其次,结合目前地源热泵项目节能效果不透明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建立地源热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意义,并以天津市某办公建筑的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利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对全年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锅炉+冷水机组而言,该项目地源热泵系统的全年运行费用较低,比前者约45%。最后阐述了地源热泵系统在建设初期阶段、设计阶段、方案论证阶段、施工阶段、运行管理阶段的一些注意事项,避免出现“节能技术不节能”的现象,旨在抛砖引玉,为更好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