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多糖对小鼠T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健康程度日渐关注,中药多糖这类活性多糖缘其一系列免疫免疫学活性,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而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常见的中药多糖有黄芪多糖、人参多糖、枸杞多糖、香菇多糖,更有复方提取的四君子多糖等。中药多糖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中药多糖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其中的香菇多糖更是从常见的香菇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其作用机理尚未有明确报道。本研究就香菇多糖对T细胞作用机制做一个初步的探讨。1.实验研究1.1.中药多糖的筛选本研究以多糖为研究对象,在选择几种常见多糖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再重点对一个多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实验采用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参照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等各项指标,最终选定香菇多糖为研究对象。1.2.香菇多糖浓度筛选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的确定在确定以香菇多糖为研究对象后,对其浓度进行了考察,选择高中低三个剂量进行各项指标对照,发现香菇多糖中剂量组即40mg/ml组作用效果明显于其他两组,故选用此浓度香菇多糖。在选择动物模型时,考虑到香菇多糖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从T细胞方向重点研究其作用机制,故选用与T细胞相关的小鼠DTH模型,便于应用此模型发现香菇多糖的作用机制。1.3香菇多糖对颈部淋巴结(CLN)和派氏结(PPs)中T细胞比例及活化影响在CLN中,香菇多糖组和模型组比较,T细胞比例和T细胞活化表达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在PPs中,菇多糖组和模型组比较,T细胞比例和T细胞活化表达的比例均有所上调。提示T细胞比例和T细胞活化表达比例变化是香菇多糖对体液免疫发生影响的途径之一。1.4检测指标及方法实验采用耳片肿胀度、脾脏胸腺指数和派氏结数量以及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来筛选中药多糖;同样采用耳片肿胀度、脾脏胸腺指数和肠道派氏结数量以及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来选择香菇多糖的最佳浓度;利用流式细胞术,用CD3、B220抗体标记CLN和PPs的淋巴细胞中T细胞比例情况,以及CD3CD25、CD3CD69双标记来检测其中T细胞活化的表达;在研究血清中INF-γ含量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法,对光密度值通过酶标仪精确测定,换算得到INF-γ含量。2.结论在DTH实验中,香菇多糖作用于免疫低下小鼠,其血清中INF-γ含量有所回升,由此来激发CLN和PPs中T细胞比例和活化表达变化,实验中也验证了其确实有所变化,提示香菇多糖可能通过影响INF-γ含量,来影响T细胞比例及活化表达的变化。CLN和PPs中T细胞比例和活化表达的一致性,也提示香菇多糖可能通过肠道粘膜进入机体发挥作用,由肠道局部再到机体整体,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3.研究意义本实验对香菇多糖影响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作用的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其他中药多糖的研究提供思路,以更好地指导中药多糖的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考察了通过溶胶凝胶法进行过渡金属(Fe3+、Zn2+、Co2+、Ni2+、Cr3+和Sn4+)和稀土元素(La3+、Pr3+、Nd3+、Ce4+、Sm3+、Tb3+、Eu3+、Gd3+、Y3+和Dy3+)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的光
金催化剂是近年来引起科研人员浓厚兴趣的新型催化材料,而维持金催化剂的粒径在几个纳米是保证其高催化活性的根本。利用膨润土独特的一维纳米层状结构将金颗粒限域于其中,保
铸钢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机械行业中,大型铸钢件有重要用途,特别是一些军事行业。然而,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热裂现象,进而使铸件报废。因此
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日新月异的供应链环境,陈旧的、过时的库存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亟须先进的、新颖的管理思想的
本文分析了绿色农业经济相较于传统农业的发展优势,阐述了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资料和时代要求,提出绿色农业经济实现更快速发展的具
本文以美国佐治亚州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史内容为分析文本,来管窥美国中学历史教育中对中国的形象宣传。同时从教科书分析的角度,以中国史为例,来分析美国中
在正定二次型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半正定二次型的定义、判定方法以及它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为提高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分析了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电网发生大面积冰灾的特点及原因。认为持续的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绝缘子严重覆冰、覆冰产生的过荷
基于与气象相关的互联网新闻、舆情大数据和新媒体发展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利用影子价格法,对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发现,大部分公众更关注当天天
杂环化合物自发现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近年来随着合成和分析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杂环化合物被制备出来,杂环化合物的应用范围也不断的拓展。吲哚、苯并噁唑及其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