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达斡尔民歌“扎恩达勒”的演唱阐释 ——以《心上人》《忠实的心想念你》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斡尔民歌“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达斡尔族人民生活联系紧密,它能最直接地反映达斡尔族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达斡尔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两首经典的“扎恩达勒”民歌《心上人》《忠实的心想念你》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扎恩达勒”歌曲的演唱探索。本篇文章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正文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节通过“扎恩达勒”的产生渊源、题材特征、演唱方式及当代传承对其进行概述;第二章节从曲式结构、旋律特征、调式调性及歌词特征四个方面对这两首歌曲进行分析;第三章从气息运用、咬字处理、情感表达三方面对两首歌曲演唱进行阐释。本文通过研究《心上人》《忠实的心想念你》这两首经典“扎恩达勒”民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阐释,对“扎恩达勒”民歌的演唱进行梳理、总结。笔者相信在提升自身演唱水平的同时,也能为少数民族歌曲的传播贡献一己之力,能够为后续演唱这两首歌曲的歌者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皮雕是在植鞣革上雕刻、绘画而形成的立体或半立体皮革制品,蒙古族皮雕以皮革雕刻的艺术形式记载蒙古族的文化与习俗。当代蒙古族皮雕作为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品之一,其富有质感的皮革与经典图案以符号化的语言呈现于大众视野。本文以2000年至2020年的蒙古族皮雕作品为例,分析其视觉符号与其价值。本文的绪论部分,以本文作者走访调研并搜集呼和浩特市蒙古族皮雕生产基地的皮雕作品为基础,搜集文献阐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
歌剧选段《五年前,你说你爱我》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大美声学习者的青睐,更有很多的歌者对其进行诠释与演唱,在众多歌者当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迪里拜尔、周晓琳两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迪里拜尔的演唱版本具有张力的演唱特点将歌曲情感展现的十分饱满,迪里拜尔的声音无不展现着其老道、成熟而又稳重的声音特点,不仅歌声婉转动人,她那赋有磁性、强势中又带着一丝温柔的演唱特点与故事情节高度融合。周晓琳演唱版本歌声深情动人,在
仿木构建筑装饰自汉代伴随着墓室墓的出现而产生,随着木结构建筑体系不断完备,唐代晚期装饰方法和内容出现阶段性变化,宋辽金最为发达。辽代既有位处政治上层的契丹人,也有久居长城以南的“世居汉人”、又有因归附等原因迁居长城以北的“北迁汉人”。这三组人群的墓葬仿木构装饰表现各异。本文即以理清上述三类墓葬仿木构装饰在装饰手法、装饰范围和装饰内容三个方面存在的民族差异(契丹和汉人)、地域差异(世居汉人与北迁汉人
我国内蒙古地区地域宽广辽阔,版图狭长,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北方蒙古族草原上孕育着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众所周知,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是彰显其璀璨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悠久的历史也积淀了丰厚的音乐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内蒙古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应的影视歌曲也有了蓬勃发展。影视歌曲作为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渲染背景气氛、刻画人物心理等作用,是剧情主题思想
IP理论中的IP特性附着在IP产业中,通过不同方式体现出来,IP产业的兴盛为助农品牌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山西省临汾市仁马庄村地处偏远山区,耕地面积狭小,多为旱地,只适宜种植核桃。由于其缺乏固定的品牌,没有成体系的营销方式,导致产品销售难,村民生活艰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将通过品牌的创立,结合广告营销中的IP特性,将仁马庄村的核桃品牌打造并推广开来,在理论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笔者通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作者电影”阵营的领军人物。他用个体和故事,建构自己的影像世界。他擅长于将镜头聚焦到客观真实的小人物身上,叙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文记忆;他以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反映当代社会与历史的良知影像。他的作品有鲜活的现实感,尤其能够触动观众悲天悯人的情怀。本文以贾樟柯导演已完成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聚焦于贾樟柯电影作品的美学特征,通过对贾樟柯多部影像作品分析,从作品镜
“体验经济”是企业以服务为重心、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一种精神与心理享受,并且值得消费者回忆过往体验的经济模式。“体验经济”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开辟了以消费者体验和情感为主的企业生产传播方式。更迭了市场的消费环境,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成为市场主流。这一切变化让各行各业都重新寻找发展契机,舞台剧也不例外。舞台剧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经济背景、社会发展、文化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影响下,舞台剧演出从创
20世纪80年代“作者电影”理论传入中国,对本土导演影响至深,内蒙古导演忻钰坤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不仅是“作者电影”特定历史文化特色下的体现,同时也是大众独特的审美情趣、追求精神文明的象征。本文在“作者电影”视域下,以内蒙古导演忻钰坤的电影《心迷宫》和《暴裂无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审美特性,以期能给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
二十世纪初期,油画静物逐渐进入中国大众视野,并在历史选择中形成了两种审美形态,即传统写实、意象与表现,《有意的静物》系列就是笔者的意象与表现性语言实践作品。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以意象、表现、意象与表现性的概念阐述为基础,结合部分中国意象与表现性油画静物作品,分析总结出中国传统绘画对其作品的深度影响与具体表现。第二、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以笔者的静物系列作品作为主要论述内容,从作品的产生与审美追
山西长子鼓书是长子县土生土长的地方曲种,分布在晋东南及周边地区,在2011年长子鼓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子鼓书发源于宋元时期,运用只说不唱的艺术形式,在明末清初流行于长子全境,之后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同类曲种的优点,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晋东南地区发展较好的说唱艺术。本文以长子鼓书艺术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文献查找、资料整理等的基础上,探索长子鼓书的发展演变、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