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我院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特点;分析HPV基因型在宫颈疾病谱中,即从正常宫颈(包括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Ⅱ、CINⅢ)到宫颈癌连续发展的分布特点;探讨HPV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及不同亚型分布情况;分析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门诊16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HPV总体感染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基因型HPV分布及感染率。2.选择在我院行宫颈病理学活检结果为正常的160例患者和异常的508例患者,比较正常宫颈组与宫颈病变组的HPV感染差异,分析不同病理级别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3.选择间隔一年以上在我院行两次或以上HPV分型检测和TCT检测的1065例患者,分析HPV持续阴性组、非持续阴性组、非持续阳性组、持续阳性组的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四组的宫颈细胞学结果。4.选择在我院行HPV分型检测并自愿接受问卷调查的222例患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6320例患者中有4332例HPV感染者,HPV总感染率为26.54%,其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18.82%,混合型别感染率为7.72%,高危型别感染率为22.87%,低危型别感染率为3.67%。感染率排名前五位的亚型是:HPV52(6.31%)、HPV16(5.93%)、HPV58(4.16%)、CP8304(3.92%)、HPV53(2.63%)。HPV总感染率和高危型别感染率在30-39岁达到低峰(P<0.05),大于60岁年龄组中达到高峰(P<0.05);低危型别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93)。2.正常宫颈、CIN I级、CIN II-III级、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宫颈其他病理类型肿瘤患者的HPV感染率分别为14.37%、72.72%、83.02%、94.17%、79.17%、87.50%。正常宫颈组与各宫颈病变组的HP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宫颈病变组间的HP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Ⅰ级感染的主要HPV亚型为58、52、53、CP8304; CIN Ⅱ-Ⅲ级和宫颈鳞癌感染的主要HPV亚型为16、58、52;宫颈腺癌和其他病理类型肿瘤感染的主要HPV亚型为16、18。3.首次HPV检测为阴性者,间隔一年后HPV感染率为12.17%;首次HPV检测为阳性者,间隔一年后HPV感染率为12.35%,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935)。HPV阳性间隔一年后HPV清除率为87.65%。HPV非持续阳性组与持续阳性组高、低危型感染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545),均以高危型为主;单一、混合型别感染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阳性组混合型别HPV感染明显高于非持续阳性组。持续感染率最高的HPV亚型为16、52、58、CP8304、33。持续阴性组、非持续阴性组、非持续阳性组、持续阳性组的ASC-H和LSIL的发病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SC-US、HSIL、SCC的发病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是否绝经、怀孕次数、分娩次数、流产次数、是否了解宫颈癌与HPV感染无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首次性生活年龄、有无使用避孕套、是否了解HPV相关知识与HPV感染有关(P<0.05),其中年龄增大、文化程度较低(高中以下)、首次性生活20岁以下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1),使用避孕套和了解HPV相关知识是HPV感染的保护因素(OR<1)。结论:1.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本地区应重视HPV16、52和58型感染的防治。2.高危型HPV感染率存在年龄差异,而低危型HPV感染率随年龄变化不大。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3.HPV持续性感染以高危、混合型别为主。HPV持续性感染易引起ASC-US、HSIL和SCC。4.年龄增大、文化程度较低、首次性生活过早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避孕套和了解HPV相关知识是HPV感染的保护因素。图12幅,表11个,参考文献10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