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新闻期刊的双线建构——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世纪以来,我国新闻期刊业发展速度加快.一方面,关注社会就是关注自身,阅读杂志不再仅仅是一种消闲,更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选择新闻期刊的读者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使主流人群更愿意通过选择新闻期刊的方式来梳理一周的国内国外大事,并作深度阅读,加上它的便于携带,更成为出差在外的主流人群的首选读物. 而《南方人物周刊》从其诞生之初就选择了市场化生存之路.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现在已一跃成为中国新闻期刊市场上的佼佼者,2007年度已基本实现赢利.究竟在内容建构和经营方面它有何独到之处?选其作研究对象,具有很好的样本意义。 本文首先对杂志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把新闻期刊从杂志中剥离出来,确立了研究范围;然后梳理了我国新闻期刊的发展历史,并对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化新闻期刊的崛起现状作了描述和阐释;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则具体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以其三年多来的内容文本和经营状况为参照,创造性的采用媒介组织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取向,运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等人类学研究方法,深入《南方人物周刊》组织内部进行研究,从学理角度对我国市场化新闻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探究和关照,以期总结出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价值的判断和认识,这两章是本文重点;最后,结合内容特色和经营策略双线建构模式下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本文作了分析和探讨,意在揭示市场逻辑主导下的传媒产业在内容和经营方面相互博弈的复杂关系与张力,并对今后新闻期刊在内容建构和市场运营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启示与建议。 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全景描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手法,参考媒介经济学的视角,同时注重对新闻期刊历史发展沿革的研究和中西新闻期刊的比较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在公共议题中,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是如何互动与博弈的。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可以拆分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针对同一公共议题,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分别
上世纪末开始,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将人类生存生活状态颠覆与重排。从人们对于外部世界信息的获取,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联系,甚至是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它紧密相
在当今这个“形象制胜”的时代,形象尤其媒体形象的价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形象的追求与塑造已成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目标与手段
在我国,党报处于报业结构的重要位置。如何让党报新闻变的喜闻乐见,群众爱看、领导满意,同时能充分发挥其宣传阵地的作用,这是学界和业界一直都在讨论的问题。本文就是在分析
党报的评论历来是代表着权威的声音,传达着合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和立场。笼统地说,党报的评论包括了社论、评论员文章、新闻时评、杂谈、编者按、编后、小言论等。在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