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是目前国际上计算机领域研究一个的热点问题。多用户协作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建立包括外部环境和协作成员的协作场景,为协作成员提供与外部环境和其他协作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我们将其归纳为群体感知问题;二是确定成员之间协作行为的控制机制,解决协作系统中协作关系的产生与描述、各成员对协作的加入与退出以及协作行为的冲突消解等,我们将其归纳为协作控制问题。在CSCW中,群体感知是实现协作的前提条件,关系到CSCW系统的成败。对群体感知理论的研究及创新,可有效的降低协作成本、提高协作效率和减少协作冲突。
本文从研究群组结构入手,以群组中成员的角色为基础,对群组结构进行了形式化的刻画。以角色感知为基础的感知模型,解决了旧有模型计算感知强度能力有限、无法适应群组结构的动态变化、任务分解树不唯一等缺点,适应了当前协同软件发展的需要。在感知模型的实现方面,论文创造性的结合了服务和上下文的概念,从而能利用已有成熟的技术,并加以改进,设计完成了一个感知模型的实现方案,为协同软件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个参考。概括来说,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基于角色的群体感知模型的建立。以服务,角色和活动为基础的群体感知模型,满足了群组结构的动态变化,提供了精确的感知强度计算,保证了任务分解树的唯一性。为实现协作建立了一个可靠的协作环境。
2.基于上下文感知的访问控制技术满足了协同软件在新环境下的协作控制要求。目前,人们对安全的认识从孤立系统中主体个体的保护,转为协同系统中动态授权的控制。我们利用上下文感知技术,实现了一个主动安全模型。
3.协同软件中的角色研究。确立了角色在协同软件中的地位,角色作为一种软件服务的行为抽象,角色间的继承、连接、组合等关系能够自然、简单地描述协作过程的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协作活动的角色模型。在本文的最后,通过对COP项目的介绍,展示了我们所提出的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性能分析可以看出,感知模型和协作控制机制的改进,显著提高了协作活动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