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州水库是广东省第四大饮用水源水库,是粤西茂名市唯一的饮用水源,广东省水环境功能目标为地表水Ⅱ类水标准,2009年与2010年春季连续两年发生大规模蓝藻水华,给当地供水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为高州水库水生态环境,沉积物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本文在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高州水库现场监测、实验室模拟试验、以及室内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基础上,对高州水库为期一年的水生生态状况进行了分析调查,然后通过卡尔森指数法、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和SPSS16.0软件包分析和评价了相关研究内容。对高州水库水生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完整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影响高州水库水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以及控制方法与措施,为高州水库水华防治及其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营养盐:2010年4月-2011年3月高州水库水体质量基本良好,主要超标营养盐为总氮(TN)、总磷(TP)。其中总氮在各个点位均超过0.5mg/L,总磷在良德库区与支流汇入区超过0.25mg/L;2.浮游生物特点:调查期间高州水库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7.8×105-9.72×106cells/L,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高州水库处于中污染至无污染状态。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7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丰水期普遍高于枯水期,且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量关系为:良德库区>支流入库区>石骨库区。丰水期各库区主要优势种差异较大,但全年各区域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差异不明显。CCA分析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是影响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这与水质监测中出现的氮磷含量偏高的结果相一致。3.表层沉积物氮磷空间分布特征:含量由坝前向河口处递减;沉积物氮磷含量分层特征为表层向深层递减。4.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变化顺序为w(Mn)>w(Zn)>w(Pb)>w(Cr)>w(Ni)> w(Cu)>w(As)>w(Fe)>w(Cd).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各种重金属污染高州水库程度强弱顺序为:Cu>Zn> Pb>Ni>Cd> Mn>Cr>As。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高州水库部分点位Cd生态风险评级为强,应对其来源展开进一步研究,并关注其可能存在的生物效应。高州水库9.21洪涝灾害后新形成的底部沉积物生态系统,较原有表层沉积物生态系统,受到的重金属污染较小。高州水库沉积物污染源主要是库区人类活动所引起,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到从源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