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全面爆发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走上奋起反抗的大舞台。抗战大后方为继续坚持抗战,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经济建设的措施。1939年重庆国民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就是其经济举措之一。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强调奖励生产、开发资源,不断给予前线财力物力的供给。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成为大后方建设、全民抗战救亡大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间接上有助于国防经济建设,加快了抗战大后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简单的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与方法。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述论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兴起的背景。从“中日战争发展态势”,“战时经济形势的严峻”、“国民政府战时政策的调整”三个角度来阐述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召开的大环境。战争形势的恶化,国民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并及时调整了战时政策,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的召开就是调整战时经济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论述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的筹备及召开。首先从会议规程、出席对象、议事规则及活动经费四个角度来回顾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的筹备内容,其次重点分析了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两次延期的具体原因,突出了会议的战时特征。最后大致略述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的召开情况,突出其社会反响。第三部分论述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提案及决议分析。从会议上主要讨论的五个小组,即农业、工业、矿业、交通、经济及其他的五个方面来分析此次生产会议的具体内容,归纳生产会议的中心思想。第四部分着重分析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的特点、局限性及其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