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作为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在全球有75个国家及地区,约6亿人受到血吸虫感染的威胁,其中亚、非及南美洲就有近3亿人感染。虽然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区已经实施了关于血吸虫病的防控工作,然而血吸虫病的全球发病率仍在上升。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区,是在全球范围内遭受血吸虫病的侵害最为严重的4个国家之一。除了积极消灭其中间宿主螺类之外,药物的治疗仍是在血吸虫病的防治上较为有效的办法。青蒿琥酯是一种青蒿素衍生物,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可作为抗血吸虫药物,具有优秀的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但是青蒿琥酯作用日本血吸虫童虫后的确切的杀伤机制仍尚未研究清楚。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非编码RNA被证明在众多的生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寻找在青蒿琥酯作用于日本血吸虫童虫后童虫体内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且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非编码RNA将为阐明青蒿琥酯对于童虫的杀伤机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以及思路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后转录组的差异表达谱,分析青蒿琥酯作用日本血吸虫的转录组水平的调控机理,为进一度研究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及未来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人工逸蚴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尾蚴经体外机械断尾获得童虫并体外培养7d后,实验组以10 μg/mL、20 μg/mL的青蒿琥酯浓度进行童虫的体外培养,对照组以同体积在培养基中加入NaHCO3,培养12h后收集童虫进行总RNA的抽提。构建rRNA去除的链特异性文库后采用Illumina Hiseq 6000进行转录组的测序。测序结果质检之后,通过数据库检索并使用分析软件进行RNA编码能力的分析筛选出新的可能的lncRNA与circRNA分子,并于生物信息学的基础上进行差异表达水平的分析。对差异表达的RNA分子结合GO、WEGG富集分析的结果对其靶基因潜在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最后利用qPCR检测部分差异表达的RNA分子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16550个表达基因以及39012个转录本,根据转录本的编码能力预测后共筛选出18259条mRNA。根据组间差异表达分析发现,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S_ART-10/20 Vs S_ART_C)共有3986个基因以及1274条mRNA发生显著差异性表达。测序获得的转录本数据过滤后共获得6635条NovellncRNA,其中基因间lncRNA占56.21%。根据组间差异性表达分析发现,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S_ART-10/20 Vs S_ART_C)共有358条lncRNA出现差异性表达。lncRNA-mRNA靶向分析显示,具有顺势调控作用关系的mRNA-lncRNA有18对,其中正向相关的有10对,负相关的有8对。根据circRNA鉴定标准,筛选后共获得2495条circRNAs以及1603个circRNA-hosting基因,其中各个测序组中88%以上的circRNA为全外显子型circRNA。根据组间差异性表达分析发现,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S_ART-10/20 Vs S_ART_C)共有188条circRNA出现显著的差异性表达。结论首次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了青蒿琥酯作用于日本血吸虫童虫的非编码RNA差异表达谱,为青蒿琥酯作用于日本血吸虫童虫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药物靶点、新药筛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