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轮把持是日常对话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各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本文主要收集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访谈节目“实话实说”中嘉宾的话轮把持策略进行定性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人在访谈节目中的话轮把持方式以及它们的使用是如何顺应权力的。本文以Verschueren(2000)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工具,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在这个节目里面中国人采取那些策略来维护自己的话轮不被打断。2.话轮把持策略的选择是怎么样顺应各自的权力的。3.不同权力的人在这些策略的选择方面有哪些主要的不同。本研究通过对146例嘉宾的话轮把持实例的语用分析,发现中国人在谈话节目中主要采用以下五类话轮把持策略:打断、独白、前置语列、限制话轮长度,以及话语标记语。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人(本研究的嘉宾主要由三类人组成,即领导,专家和普通人)在使用话轮把持策略的不同。具体说来,领导和专家采用了上述的五类策略,而普通人只采用了其中的三类,即独白、前置语列、及话语标记语。虽然领导和专家由于他们各自的领导权力和专家权力可以采用打断和限制话轮长度的话轮把持策略,但是还是有一些区别。当他们还没有说完话的情况下主持人想夺过话语权的时候,领导采用直接打断而专家却采用前置语列来间接打断。领导在讲述他们工作的负面方面的时候会采用限制话轮长度,而专家在分析事情的原因的时候会采用它。同样这三种人在其他三种策略的选择上也显示了一定的差异。领导在讲述一种激动的经历的时候会使用独白,在讲述工作的正面方面的时候会采用前置语列,而当话题会伤其自身的面子的时候会选择话语标记语来维护自己的话语权。专家在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的时候会用到独白,当发表观点的时候会采用前置语列,而当话题会伤其自身的面子的时候会使用话语标记语来防止自己不被对方打断。普通人在讲述一种悲伤的经历时会使用独白,当说明原因的时候会使用前置语列,而当话题伤其自身的面子和对方面子的时候会使用话语标记语来阻止话语权不被对方夺走。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探讨了为什么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话轮把持策略来多说话。Verschueren(2000)认为一切语言的选择包括策略的选择都是顺应相关语境因素的结果。语境因素包括诸多方面,而本文只着重考虑说话人的权力。本研究根据嘉宾各自的社会地位,将其权力分为三大类:领导权力、专家权力、和无权力。最后本研究发现话轮策略的选择都是顺应说话者各自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