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关系人民安危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规模、设备需求量都在大幅度增加,社会对电网安全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网公司采购的物资质量好坏是决定电网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每年电网公司都要向大量供应商采购电力物资,采购成本常占到其总投资额的70%以上,其采购往往具有如下特点:(1)集中采购模式。电力行业关乎国计民生,需要从高层对物资质量和用量进行集中把控,更好地应对庞大的供应商备选群体,与分散采购相比也可以降低采购成本。(2)以招投标方式进行。电力行业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性质,使得电力物资采购常使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从而可以提高采购透明度,降低廉洁风险。总结当前电力物资集中招标采购流程,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一次性招标合同周期过长:大批量需求仅采用一次招标,使得投标人常有意以较低报价投标,而增大中标概率,致使评标失去意义。(2)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没有考虑指标间的关系且缺乏针对性。(3)供应商选择和服务过程静态化:原材料价格幅度大、频率高,生产过程动态变化,都会导致供应商供给水平波动,这些也使得供应商无法保证其长周期的供货质量。本文针对电力物资集中采购模式中由于采购批量大、合同周期长而导致的不稳定供应问题,提出一种多阶段迭代修正式的电力物资动态采购模型,运用持续质量抽检进行供应商动态调整。(1)本文首先根据经济订购批量模型(EOQ),考虑成本、需求量、标底等因素,确定最佳招标批次与标包划分,将一次性招标划分为多阶段招标。(2)然后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阶段招标,以集中招标的实际情况,构建电力物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投标供应商权重。(3)依托供应商表现管理系统,对各阶段准入/交货质量抽检流程进行实时捕获,分析当前与历史抽检数据,运用重近轻远的预测方法迭代预测未来供货质量,并以采购总价值最大、购买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标包份额动态分配模型,完成评标、定标。通过具体案例对模型进行了示例和验证,并对产品质量与供货量的关联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采购方有效控制物资质量、供应商提高中标率提供了指导。最后,为保证获取的质量抽检数据安全可信,项目组开发的一个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物资送检系统,为本文所提的评价模型提供了可行的实施环境,并对全文的工作予以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