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的道德传统,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但诚信资源缺失、背信弃义、弄虚作假、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现象也大量滋生,并不同程度地泛滥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干扰和威胁着社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在此关键时刻,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诚信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基础。
本文试图从归纳当前诚信缺失的现象、剖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入手,为重建诚信找到对策,从而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按照这一思路,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章“诚信的内涵界定”对中外传统诚信观进行梳理,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诚信的进一步探讨;第二章“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诚信”强调诚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剖析诚信缺失的原因;第四章“重建诚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建诚信寻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