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议员的中国观—以106届国会为个案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ppers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即越战以后,美国国会开始与总统分庭抗礼,出现国会外交的复兴.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美国国会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但是美国国会基本上发挥着较为消极的作用,"美国有个讨厌的国会"已经根植于国人的印象中.而美国国会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是一个由535名个性各异的国会议员组成立法机构.他们执掌着国会权力之柄,在国会对华政策的制定上也是概莫能外.美国议员对中国的认识和印象就直接影响他们的投票行为,进而左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故此,美国议员如何看待中国、他们为什么这样看待中国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选择了在对华政策上分野比较明显的106届国会为分析个案,全面梳理在106届国会任期内美国国会的对华议案及议员的投票记录,进而归纳出议员的中国观和他们的行为模式.全文将分为:目录、引言、正文、中英文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其中引言部分是指出选题的意义及文章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第一章首先介绍106届国会组成时中美关系的大局,然后分析106届国会的特点并梳理106届国会的涉华议案,在分析议案的基础上给美国议员做出一个基本的分类;第二章在分析106届国会议员言行的基础上概括出美国议员对中国的五种代表认识;第三章作者选择美国国会给予中国PNTR的立法投票行为为分析个案,进而指出议员的投票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动因;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美国议员的四种行为模式及中国的对策;第五章暨结语部分,对美国议员的中国观做出概括性的分析.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该文主要通过已经解密的美国首任驻华联络处主任戴维·布鲁斯的日记,对70年代初的中国国内状况和中美关系进行回顾.中国对布鲁斯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上任到离任的整整17
管理层收购对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激励管理层、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在中国刚刚兴起的MBO,由于时间短,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公司治理
该文首先对跨国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加以概述,其后介绍有关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税收的各国立法和国际立法,指出跨国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各方分属不同国家的税收管辖范围内,涉及相关各
从客车车身是一个被动振动体的特点出发,对客车内部动态环境下的装饰构成、特点、技巧进行分析。 From the bus body is a passiv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dy,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原先通过印刷向公众传播的作品,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磁盘、光盘、互联网向公众传播显得越来越多.由于数字作品的复制非常廉价和便捷,大大刺激了非法盗版的
1947年开始颁布实施的《日本国宪法》因其第九条规定而被称为"和平宪法",然而自这部宪法公布之日起,围绕着它的修宪和护宪之争就拉开了序幕、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
本文以武汉市少数民族为例,说明了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欠缺、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导致了城市少数民族群体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关键是要将城市少数民族
榆中县位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区的大部分中学是山区学校,英语教学还十分落后。目前,正值全国上下教育改革时期,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变我县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