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也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在体育领域的一项重点工程。传统的一元供给机制存在诸多限制性障碍,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同时也阻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如何在现有的现实条件下,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主体的联动作用,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多元化,满足异质性的体育需求,正是本文所积极探求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总体状况展开讨论,针对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困境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的实证分析试图构建一个适应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创新机制。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结论一: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面临着如下限制性问题:第一,供给总量不足,除财政支持不足外还表现为健身场地以及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的数量不足。第二,供给的非均衡性,即供给内容上的不均衡以及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第三,供需结构不合理,并没有从社会公众真实的需求出发而只是热衷于硬性指标的达成。第四,供给主体单一,政府作为直接且唯一的供给者,导致最终供给的低效率。结论二:.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要困境由客观存在的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三重失灵所导致。政府的双边垄断性供给,无法满足公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导致政府失灵现象的发生;而由于公共体育服务具有正外部性,难免存在“免费搭便车”现象发生,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不愿积极主动的去提供而导致市场失灵的发生;我国的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独立性较弱,过分依赖政府的经济和制度上的支持,发展体系不尽完善,最终导致社会失灵。针对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得出的主要建议如下:建议一:作为对“三重失灵”以及社会公众利益诉求的回应,建立一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治理目标,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相互支撑、协作共治的多元化供给机制。建议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实现途径之一,是解决当下单元供给主体与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体育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