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主动建构的幼儿园道德教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幼儿期道德发生、发展及主动建构的幼儿园道德教育。目的是能为当前我国幼儿园道德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理论观念及实践建议。   文章通过对“道德”概念的分析引出道德的两种存在形态: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认为道德应当归属于个人,通过个体白觉地认同道德准则并主动地在实践中形成稳定的德性,实现“道”与“德”的统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儿园道德教育的问题,指山在道德教育实践中缺失对儿童主体的尊重。   幼儿园道德教育是遵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与儿童主体间相互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教育者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成为道德学习主体的教育过程。幼儿园道德教育过程是儿童主动建构道德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教师、同伴的对话、交往中进行;儿童道德建构的过程不是脱离实际进行的,而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在生活中进行;儿童的道德建构不是对道德规范的简单学习,而是关于自身道德动态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并对儿童主动建构的幼儿园道德教育的实施条件提出建议。   总之,幼儿期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应结合幼儿道德发展的水平和年龄特点,注重价值引导和对幼儿主体的尊重,为其以后的道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他文献
替代性创伤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义的替代性创伤可以理解为非直接遭受创伤伤害的人们以任何方式接触到创伤性事件而引起的不适反应。其中,灾难救助者群体的替代性创伤
学位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学业成绩之外的能力与价值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课外活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学生的能力与价值观的发展有裨益
学位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文言文教学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文言文的翻译教学又是重点中的重点,那么怎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