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封装技术不断涌现。系统级封装技术(SiP)凭借高集成的特点以及在与其他工艺结合时的便利性在一众封装技术中脱颖而出,在实现设备的多功能化以及小型化方面有很大建树。与传统的2D封装相比,3D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提高了互连密度,拥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性能以及芯片工作性能。针对如何将3D系统级封装技术应用于射频收发前端的问题,本文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对收发机的结构做了探讨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封装技术不断涌现。系统级封装技术(SiP)凭借高集成的特点以及在与其他工艺结合时的便利性在一众封装技术中脱颖而出,在实现设备的多功能化以及小型化方面有很大建树。与传统的2D封装相比,3D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提高了互连密度,拥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性能以及芯片工作性能。针对如何将3D系统级封装技术应用于射频收发前端的问题,本文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对收发机的结构做了探讨研究,在对比了多种结构收发机的优缺点后,选择使用超外差式收发机作为射频前端结构;其次对系统级封装做了指标分析,进行了链路计算;然后设计了封装的三维结构。对于系统级封装而言,元器件的连接和屏蔽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文中着力研究了封装中的互连结构,针对同平面互连以及层间互连方式设计了多种结构,成功实现了低插损互连的目标。接着研究了隔离的相关措施,并对封装的散热以及可靠性做了一定探讨,确定了封装的设计方案。最后对射频前端的系统级封装进行了实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封装有着高集成、体积小、信号输出稳定等优点。
其他文献
毫米波雷达在周界安防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在保证较高的雷达性能的同时,降低雷达系统的研制成本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雷达组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单部雷达性能不足的弥补并扩大系统探测范围,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基于可组网、低成本的设计理念,并结合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结构简单、不存在距离盲区的特点,本文以TI TMS320F28379D DSP作为系统控制与信号处理核心,设计了可组网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飞速进步,无论是信息的传输速率还是工作带宽,都在向着更快更宽的方向发展。而为了契合高信息容量的传输,调制方式愈来愈复杂,导致信号峰均比过高以及可利用频带短缺。综上,现代无线通信需要新型的发射机结构,而功率放大器在发射机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将影响整个发射系统的性能。对于功率放大器,它的带宽、效率和线性度又是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的指标。那么,基于宽带功率放大器,均衡线性度、效率等指标是
红外偏振探测作为新型探测手段,能够比传统红外探测提供更多目标信息。本文从目标的传热特性和偏振特性出发,考虑材料表面微元面起伏阴影遮效果等因素,建立了复杂目标表面红外偏振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入射条件下复杂目标表面的偏振分布,分析模型中各种参数对偏振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大气散射对目标表面红外偏振的影响,计算并讨论了大气背景下目标表面的红外偏振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表面温度通过影响自身红外
本文以LTE信号为外辐射源信号开展地面无源探测系统用于探测低慢小目标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无源探测单目标、多目标检测、直达波与多径杂波干扰抑制方法和无源定位方法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分析了LTE信号特性和模糊函数,说明LTE信号相较其它常用外辐射源信号的优势所在;建立了基于LTE的地面无源探测模型,根据探测模型计算相关参数,对最大可探测距离进行了分析;利用FE
“低小慢”目标具有雷达散射截面积小、多普勒特征不明显以及低空活动的特点,为了实现对其正常的检测与跟踪,需降低相应的门限,同时大量的环境杂波与干扰目标也会进入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使得需要计算的数据量大幅增加,因此对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基于脉冲多普勒体系“低小慢”雷达的雷达数据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流水线式实时数据处理的方案用于雷达数据处理模块,并基于Python编
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是一种具有绿色性、低成本和高能效的现代通信技术。SM通过配备极少的射频链数来实现通信,是空时码和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之外的第三种方法。SM除了发送传统的调制符号外,还充分利用了天线索引来提升通信速率和传输可靠性。SM可以降低硬件成本,提高系统的能效性。然而,由于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合法接收机在通信时,易于遭受到非法用户的攻击或者窃听。因此,如何实
天线阵列技术是实现能量波束聚焦和空间扫描的技术手段,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相控阵(PA)的波束形成导向矢量是与角度有关的函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频控阵(FDA)通过在发射阵元信号间设置远小于载频的线性频率偏移量,使其波束含相控阵波束中没有的距离信息且能实现自动扫描,但由于存在距离角度耦合以及周期性问题,影响了距离与角度信息的求解。本文在研究了阵列发射接收信号原理以及阵列波束形成技术的
主动式毫米波成像安检雷达作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人体安检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宽带信号作为安检雷达的发射信号,可以有效提高其成像精度。此外,回波信号的采集精度以及数据传输存储过程的准确性对成像效果也至关重要。本文以电科某所的新型毫米波安检雷达为项目背景,设计并实现了其中频信号产生、采集与传输系统。论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系统方案设计与信号产生算法推导仿真。本文首先基于安检雷达信号产生、采
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数字阵列天线,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方向图特性独立控制的数字波束,并具备空域自适应干扰抑制和高精度角度估计等能力,因此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主要是窄带系统。随着实际应用对雷达距离分辨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信号带宽不断增大,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系统是未来数字阵列雷达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某48通道子阵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研制为背景,从模块化、标准化和可扩展性出发,提出了一
光学玻璃作为大功率激光光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极易在大功率激光辐照下产生不均匀的应力,影响光束质量。本论文针对大功率激光致玻璃的热力效应,建立了玻璃应力的在线实时快速测量系统,对于解决因玻璃应力所导致的光束质量变差等问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大功率连续激光辐照下光学玻璃应力的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建立了激光辐照玻璃的二维轴对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玻璃的温度分布和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