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介词语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传统语言学认为介词语义具有高度的任意性,并且任何一项新语义的出现都是一种偶然现象而不是必然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介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角度与研究方法。介词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Through作为最常用的介词之一,在我们日常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国内外的介词研究进行分析,作者发现学者们对于介词Through的研究相对于Over、In、On等介词较少。为了对介词的意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Through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介词Through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介词Through的原型意义是什么?2.介词Through的意义与哪些认知域相关?3.介词Through从其空间意义拓展至非空间意义的认知机制是什么?作者运用原型理论、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以及对词典数据和语料库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 Through的原型意义为其空间意义,即射体穿越有界限的界标且具有起点与终点。其空间意义包括了一项静态意义和三项动态意义。Through的意象图示为路径图示。2. Through的意义与九个认知域相关,即空间域、时间域、事件域、情感域、方式域、因果域、情景域、感觉域、以及数量域。3.通过不同认知域间的隐喻映射,Through从其空间意义延伸至非空间意义。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性和数据收集方法,并提出研究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对介词的相关研究,其中包括对Through的研究。第三章是理论框架,主要介绍了本文将用到的两个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意象图式理论以及隐喻理论。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作者运用五项准则分析了Through的原型意义,进而结合词典意义与数据库中得出的例句分析了其空间意义,最后分析了Through在不同认知域中的隐喻意义。第五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发现,以及本文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