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业始终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其中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要通过较快的经济增长,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的压力。然而事实表明,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就业增长,尤其是近几年,虽然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压力却不断增加。作为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在新疆,民族、宗教因素相对复杂,独特的区域性、民族性特征,使得就业问题在新疆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西部地区的就业问题,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西部开发最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只有西部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西部开发才可能得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省区,在近20年的发展中,新疆经济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也释放出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就业问题。本研究利用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这两个指标,分析了新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互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新疆第三产业各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研究发现新疆经济增长对就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在减弱;另外,新疆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并且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依然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相对来说代表工业化进程方向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新兴行业,吸纳就业能力较低,其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滞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资源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等方面制约了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面。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即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技术进步,培育新疆资本市场,促进新疆经济增长,以缓解社会事业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