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E4/Tubulin与PDE4/AChE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x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磷腺苷(cAMP)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如肿瘤的发生、认知记忆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cAMP特异性水解酶PDE4是治疗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靶标。然而,肿瘤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都非常复杂。因此,单靶点药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复杂性疾病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与单靶标模型相比,多功能分子可以同时对抗多种病理特征,并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为了发现具有良好药效的新型多功能分子,本论文基于磷酸二酯酶IV抑制剂的结构特点,分别结合微管蛋白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结构设计合成了 PDE4/Tubulin与PDE4/AChE双靶点抑制剂,并考察其活性。(1)三甲氧基苯基苯并恶唑类PDE4/Tubulin双靶点抑制剂为了发现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PDE4/Tubulin双靶点抑制剂,通过将TH03的三甲氧基苯基基团迁移至苯并[d]恶唑骨架上,设计合成了 27个新型三甲氧基苯基苯并[d]恶唑衍生物。其中约有一半化合物对U251,A549和H460细胞系具有良好的抗增殖活性。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带有吲哚侧链的新型3,4,5-三甲氧基苯基苯并[d]恶唑衍生物Zlr为PDE4/Tubulin双靶点抑制剂,其对U251细胞株的抗增殖能力(IC50=300±50 nM)虽然较CA-4略低,但对A549(IC50=55±6 nM)和H460(IC50=24±2nM)细胞系的抗增殖能力则显著高于CA-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Z1r使神经胶质瘤和肺癌细胞株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表明Z1r可下调A549中Cyclin B1及其上游调控基因cdc25C的表达。(2)新型茚酮类PDE4/AChE双靶点抑制剂邻苯二酚骨架因其可以模拟cAMP的疏水特性而在许多PDE4抑制剂中被用作关键的活性骨架。以邻苯二酚为母核的AChE抑制剂多奈哌齐对PDE4具有微弱的抑制活性(IC50=36.0 μM)。因此本文以多奈哌齐为先导设计合成了 32个新型茚酮类衍生物。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带有(1-苄基哌啶-4-基)甲基侧链的化合物Z2a-f对AChE(0.045μM<IC50<0.81μM)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但对PDE4无活性。用吡啶-3-亚甲基侧链取代(1-苄基哌啶-4-基)甲基侧链后,Z2p显示出良好的PDE4D7抑制剂活性,约为多奈哌齐的10倍。但是Z2p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较低。令人惊喜的是将Z2p中的吡啶-3-基亚甲基和环戊氧基分别用吡啶-3-基甲基和2-(哌啶-1-基)乙氧基替代后所得化合物Z2C对AChE和PDE4的抑制活性显著增强。与Z2P相比,Z2C的AChE抑制活性高出近30倍(IC50=0.28±0.10μM)。与多奈哌齐相比,Z2C的AChE抑制活性略有降低,但其PDE4抑制活性(IC50=1.88±0.08μM)提高了约19倍。进一步机制研究结果显示,Z2C在10 μM浓度下对TNF-α炎症因子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对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非致残性大脑中动脉狭窄(non-disabl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ND-MCAS)患者尽管经过积极的药物保守治疗,仍存在发生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DICE)的风险。脑动静脉循环时间(cerebral circulation time,CCT)是脑血管储备功能
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位于皮肤最上层表皮的黑色素细胞异常生长导致的恶性皮肤肿瘤。它发病率低,但致死率高。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借助于无创伤、有效和方便快捷的皮肤镜成像(Dermoscopy),临床皮肤科医生对黑色素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因受临床诊断经验、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影响,其诊断结果表现为同一医生不同时刻或者同一时刻不同医生的偏差较大,带来漏诊率和误诊率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MATN3在胃腺癌中存在高表达,而且与预后相关,同时可能参与到肿瘤间质上皮转化过程,但是MATN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拟研究MATN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同时对MATN3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通过TCGA、GEO及Oncomine数据库分析MATN3 mRNA在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
研究背景关节镜手术已成为关节外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关节镜技能的获取都是以“学徒模式”的形式,但随着外科技术的快速演变以及出于伦理和医疗成本的考虑,完全通过高年资医生的授课或者是在手术室内直接获得手术技能已经变得不在现实。为了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关节镜模拟器已经被当作一种在不威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获得微创手术所需技能的替代手段。它允许在无风险的环境中反复练习和获得技能,并且能够缩短
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主要包括全身性炎症和病理性成骨,AS的持续发展和进展最终会导致脊柱融合和韧带骨化而致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由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序列转录生成的长度≥200 bp,稳定性较差的且不参与蛋白质编码的转录本。lncRNAs可以调节许多免疫细胞的生长发育,如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复发率,着重分析TCCF的复发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患者49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总结临床资料、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一直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在2020年新发193万例,处于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三位。结直肠癌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中,结直肠癌死亡人数达94万,处于第二位。全球癌症数据报告还指出,在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为逐年
目的比较NOPHO-AML-2004和华南AML-15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血液科首次确诊并接受治疗的AML患儿病例38例,其中使用NOPHO-AML-2004方案者11例(NOPHO组),使用华南AML-15方案27例(华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住院经费。结果1、疗效比较:诱
背景: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的发生机制以及进程复杂,血脂异常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因素。LDL-C在AS过程起到核心作用,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均强调以降低血清LDL-C水平来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推荐以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作为LDL的亚组之一,越来越多研究证实sdL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研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子痫前期病情变化多端,具有难以预测且治疗效果欠佳的特点,严重危及母胎健康。胎盘作为母胎交互的关键部位,广泛介导母体与胎儿间的对话,参与调节母体免疫、循环、代谢等生理过程,对妊娠的维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发现,在正常妊娠胎盘中存在生理性纤维化改变,且以Ⅰ型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