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晶石型LiMn2O4具有工作电压高、安全性能好、生产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尖晶石型LiMn2O4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电化学循环性能较差阻碍着其规模化应用。为寻找提高尖晶石型LiMn2O4的体积比能量和抑制容量衰减的有效方法,本文进行了高密度锰氧化物的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的制备、掺杂对尖晶石型LiMn2O4的影响和Li+离子脱/嵌过程探索等研究工作。以电解锰粉为原料,采取低温焙烧-机械活化-高温焙烧的工艺制备高密度锰氧化物。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升温速率对物化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过程是锰的氧化过程,高温过程是锰氧化物的晶化过程。优化的热处理制度为:低温焙烧温度为700℃,保温7h,高温焙烧温度为1050℃,保温时间为7h。高密度锰氧化物为Mn3O4和Mn2O3的混合物,D50≈4.0μm时粉体的振实密度为2.70g·cm-3。以高密度锰氧化物为前驱体,以Li2CO3为锂源,采用机械活化和固相烧结相结合的二段烧结法制备了尖晶石LiMn2O4。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配锂量对尖晶石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尖晶石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烧结时间对尖晶石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小。配锂量对微观形貌影响小,对电化学性能影响大。缺锂型锂锰氧化物电化学循环性能差,富锂型锂锰氧化物电化学循环性能好,尖晶石锰酸锂的首次放电比容量的最大值出现在配锂量x(LixMn2O4)=1.0附近,其中Li1.015Mn2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最高,为111.25mAh·g-1(0.1C,4.2V,vs.C、),循环30周期容量保持率为95.03%。分别以CO3O4、NiO、TiO2和ZrO2为掺杂体,制备了掺杂锂锰氧化物Li1.015Mn2-xMxO4(M=Co、Ni、Ti、Zr)。考查了掺杂离子、掺杂量对锂锰氧化物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改善了锂锰氧化物体系中阳离子混排程度,而未明显改变尖晶石结构。Ni掺杂改善了颗粒微观形貌,Co、Zr掺杂细化了微观颗粒。Ti掺杂提高了首次放电比容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大,首次放电比容量降低,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增强,掺杂有效抑制了电化学容量衰减。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尖晶石型LiMn2O4脱/嵌锂过程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掺杂提高了交换电流密度,稳定了尖晶石结构,也对锂离子扩散系数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