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光伏、风力等发电技术中,其波动性和随机性是制约新能源大规模发电的主要限制因素,微电网与储能技术配合工作、联合供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在众多的大规模储能元件中,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电池,由于其众多优点,在微电网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以液流电池储能单元辅助电网工作的应用为主体,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文章首先介绍了微电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列举了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几个重要作用,分析比较了几种常见的储能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钒液流电池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它作为大规模电力储能元件在微电网发展应用中的可行性。介绍了钒液流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比较它的几种经典模型,交流阻抗模型、含支路电流的三阶模型以及系统等效损耗模型。论文最终确定采用系统等效损耗模型,并建立了钒液流电池的电气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全钒液流电池的仿真模型。并对电池模型进行恒流充放电模拟,得到了VBR(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曲线。双向变流器作为电力系统和能量存储系统的中间纽带,与储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息息相关,本论文选用的是三相全桥电压型整流器。文中分析介绍了三相全桥VSR(Voltage Source PWM Rectifer)工作的基本原理,为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首先建立了VSR详细的数学模型,然后使储能系统在微网联网运行工作中运用恒功率控制,孤岛运行工作中运用恒电压/恒频率控制。重点设计了实现两种控制具体的方式。并在Matlab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两种运行模式情况下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说明其对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