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纤维素类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唯一碳资源,通过热化学方法将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基本化工原料是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根据超临界有机溶剂与催化剂对纤维素液化的优点及其协同作用,本文采用超临界乙醇为有机溶剂、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为催化剂协同液化纤维素,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反应温度、TEMPO用量、反应时间等)下,纤维素的液化进程,并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类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唯一碳资源,通过热化学方法将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基本化工原料是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根据超临界有机溶剂与催化剂对纤维素液化的优点及其协同作用,本文采用超临界乙醇为有机溶剂、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为催化剂协同液化纤维素,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反应温度、TEMPO用量、反应时间等)下,纤维素的液化进程,并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对固体残渣和生物油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分析数据,对其液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纤维素协同液化作用下集总组分反应路径和反应网络,并以此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TEMPO催化剂作用下,超临界乙醇液化玉米秸秆纤维素可在320℃/4 g TEMPO/60 min的条件下得到纤维素的最高转化率87.39%,最高的生物油收率57.98%。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压力也随着增加,超临界乙醇、TEMPO活性自由基的释放促进了纤维素液化进程及液化产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当温度过高,纤维素裂解片段环化和缩合反应速率超过其分解速率,使得纤维素转化率和生物油的收率开始下降。实验证明,超临界乙醇与TEMPO产生的HO·、H·、NO·等自由基对促进纤维素共价键(C-C、C-O、C-H等共价键)的断裂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对纤维素液化产生的小分子活性片段的重聚具有抑制作用,且TEMPO对酮类化合物的生成有一定的选择性;GC-MS分析发现,酮类化合物主要是脂肪族酮类化合物,乙酯类化合物是主要的酯类化合物。适当的提高反应温度有助于加快液化反应的进程,但过高的反应温度不利于酮类及酯类化合物的生成。(2)本文针对纤维素模型物-左旋葡聚糖,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11条液化路径中各物质(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进行结构优化并计算其频率及总能量(经过零点能校正),并分析每条路径的势能。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各反应反应能垒可知:path6<path3<path11<path9<path7<path4<path8<path5<path10,path6的反应能垒最低(204.25 KJ/mol),是最优路径。path7和path3均为脱羰基反应,且反应路径3的反应能垒较低,说明C(1)-C(2)键的稳定性比C(5)-C(6)弱,这与Mulliken重叠布局数的结果是一致的。(3)根据玉米秸秆纤维素催化液化产物的化学性质,将产物分为酮类(KE)、酯类(ES)、醇类(ALC)、酸类(AC)和其他(OT)5个集总,通过各集总之间的关系建立反应网络及动力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超临界乙醇和TEMPO的作用下,酮类化合物容易裂解、液化转化为其他化合物,如酸类、醇类等,而由于醇类化合物在液化过程中产率较高且转化为酯类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0945,故酯类和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桥梁-醇类化合物实现碳链的转化,此结论在动力学上很好的证实了玉米秸秆纤维素催化液化试验中酯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此消彼长现象。将实验值与动力学模型计算值对比,发现酮类、酯类和醇类集总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在0.93以上,表明该模型对液化主要产物酮类、酯类和醇类化合物收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其他文献
佛手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还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压、抗肿瘤、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佛手精油是佛手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之一,但是目前佛手精油提取技术仍然存在提取率低、物质提取不充分、设备成本高等问题,有待对其提取技术加以优化;此外,佛手精油易挥发、易氧化、水溶性差等缺陷限制其应用。基于此,本课题以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萃取佛手精油,并对其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提取的佛手精油
龙眼核是龙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多酚等活性物质。本研究以龙眼核为原料,用70%乙醇进行粗提后,探究4种大孔树脂、解吸液乙醇的浓度和p H对龙眼核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龙眼核多酚主要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并从龙眼核多酚与玉米淀粉、龙眼核多酚与α-淀粉酶的相互作用入手,对
本研究以差异儿茶素代谢的南昆山毛叶茶(MY)和英红九号(YH)为材料,从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角度揭示两材料在代谢物组成及对应酶基因表达上的差异,并对类黄酮物质及其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重点选取儿茶素合成通路差异表达的关键酶基因ANR,进行基因克隆与比对分析,测定比较原核表达酶的催化功能差异,发展ANR基因特定抗体并用Western-blot技术分析其在两研究材料中翻译水平的表达差异,经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病原菌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中,在动物疾病防治、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不科学地滥用,不遵循休药期规定等,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发准确、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抗生素为目标分析物,利用两种固体基质电喷雾质谱技术对牛奶和蜂蜜中的多类抗
农药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地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以有机磷为代表的农药的使用量剧增,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不可忽视。目前针对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多集中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表面的农药残留检测上,并且检测样品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对农田水体中有机磷农药直接进行检测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文是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
为探究南昆山毛叶茶活性成分的功能特性,本研究以南昆山毛叶绿茶为材料,通过30%乙醇/乙酸乙酯提取,采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3种多酚单体物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鉴定单体结构;采用DPPH、ABTS、FRAP和ORAC四种化学方法、CAA法及L-O2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法,综合评价了3种多酚单体物质的抗氧化活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一种传统的食药用真菌,因其具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药理活性,在中国及其它亚洲国家已被广泛作为民间滋补食品。多糖作为蛹虫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及减肥等功效。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在改善老年人和癌症患者的身体免疫防御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明确蛹虫草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本论文先利用大孔吸附树脂
我国是一个油脂生产和消费大国,食用油产量可达2722万吨,国内消费油脂可达3284万吨,其中,花生油在油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年产量可达300万吨。花生油的营养非常丰富,除了含有丰富的脂肪酸之外,还含抗衰老成分,不仅能够有效延缓人体大脑功能的衰老退化,而且花生油含锌量是菜籽油、豆油和色拉油的数倍,对公众补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花生油加工储藏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极易被黄曲霉毒素(Aflat
本研究以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为实验材料,分析8个不同发育期子实体采后贮藏期间的褐变度、相关酶活性、酚类底物、活性氧代谢、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巨大口蘑原基期、幼菇期、中菇期、半球期和卷边期的子实体进行有参转录组测序,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探明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不同发育期褐变差异的机理及其与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关系,从而明确了相关酶表达调控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