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给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和危机。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近年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制造业上市公司遇到了较大的财务困难,被特别处理的制造型企业占据所有被特别处理公司的近七成。据报道,2012年我国江浙一带制造业公司更是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服装企业开工率不足三分之一。在闽南工业园也出现企业大量出售囤积存货,企业主出现清场的“收摊心态”。总之,制造业在国际金融动荡的影响下,由于财务状况的原因被ST的公司越来越多。制造业状况己危如累卵,解决制造业困境迫在眉睫。然而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并非朝夕之事,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过程中,必然会露出一些财务状况恶化的征兆。通过关注这些征兆,企业的相关方面便能加强对公司的监测,尽力遏制公司的进一步财务恶化。因此及时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困境预警,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回顾国内外文献,财务困境预警研究无论在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备受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专家基于现金流,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等角度,对全行业或者细分行业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都是结果导向的。鉴于制造业财务困境的现状,本文在回顾和述评国内外现有关于财务困境预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行为财务角度出发,以管理者行为这一先兆性指标为研究指标,采用逻辑回归方法构建制造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目的是研究管理者行为变化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而为公司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提供较为及时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并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梳理了现有关于财务困境预警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首先,界定了本文财务困境公司的定义,并介绍了研究财务困境预警所用的方法。其次,交代本文所用的理论基础,基于管理者行为角度的财务困境预警研究主要包括管理学和战略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和行为会计理论。再次,分别从财务困境预警指标,管理者行为与困境预警和分行业的财务困境预警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最后,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即从管理者行为出发,根据制造行业的自身特点,选取有制造业特色的行为指标,研究管理者行为变化与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关系。第三章,该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的研究设计。主要提出本文的研究构思与说明,研究样本和行为指标的选取以及本文的研究假设。本研究选取2010-2012年因为财务状况异常而首次被ST(包括*ST)的制造业50家财务困境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依据相同资产规模、相同行业、1:2的配对原则,选取100家非财务困境公司为配对样本,共150家沪深A股制造业为建模样本,构建基于管理者行为视角的制造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此外,制造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具体包括十个子业。根据统计局对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本文将从制造业大样本中挑选出高技术制造类公司和非高技术制造类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建立属于这两类不同生产技术公司的逻辑回归模型,比较分析影响同一行业不同生产技术公司的行为预警指标。第四章,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对本文所选择的9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简单比较分析ST公司和非ST公司在这9个行为变量上的差别;接着对变量进行K-S正态性分析,针对正态分布的变量进行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进入模型的变量。然后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本文所选择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最后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并采用检验样本对模型的预警准确率进行回判。经过检验,模型的准确率高达93.33%,预警准确率较高。同时,根据统计局对高技术行业的分类目录,本文对选出的60家高技术制造业和57家非高技术制造业分别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针对制造业的大样本研究基本符合本文的研究假设;针对高技术制造业和非高技术制造业的研究也证实不同生产技术公司,影响其预警的行为指标有所不同。第五章,该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性建议。首先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研究假设和实证结果的差异性对比,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分析。其次基于管理者行为困境预警和从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技术公司困境预警两大角度,为投资者、债权人、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长短期政策建议。最后提出本文的局限性以及研究展望。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的预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150家制造业型企业的实证研究显示其预警的准确率高达93.33%。且所选取的指标基本能够反映管理者采取的增加现金流入行为,减少现金流出行为,公司治理和经营投资行为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观测行为变化这一先兆性的指标进行企业财务困境的预警。第二,本文所选的反映管理者行为的指标与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之间有显著的关联性。ST公司和非ST公司在固定资产变动率,存货销售比变动率,高管变更,研发投入强度变动率等6个指标中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最具识别的是高管变更,固定资产变动率,存货销售比变动率和多元化经营这四项指标。第三,生产技术不同的公司,其财务困境预警的行为指标也不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或者监管机构,不同生产技术的公司,其行为预警指标可能存在不同,不能仅用一套预警模型来判断所有的行业,无论监管机构还是利益相关者,都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技术的公司,侧重关注影响各自财务困境预警的指标,以便更好地提前预测相关企业是否会出现财务困境的情形。本文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管理者行为预警为本文的研究视角,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将管理者行为分为四个方面,即管理者增加现金流入行为、管理者减少现金流出行为、公司治理行为和公司经营投资行为四个方面,共9个行为指标,研究管理者行为变化与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关系。管理者行为指标具有先兆性特点,这将充实现有的基于财务指标或者公司治理等数据的预警研究。第二,针对制造业困境的现状,选取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基于制造业的特点选取行为指标,研究制造型企业财务困境预警体系,提出制造型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为指标,相较不区分行业的大样本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第三,根据我国统计局关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本文将制造业大样本进一步分为高技术制造业和非高技术制造业,探索影响相同行业不同生产技术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指标的异同,相较现有文献,更加深刻和全面,进一步指出分行业和分公司生产技术特征进行研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