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一方面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巨大的物质投入、物质消费和物质排放,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物质流核算和分析(MFA,Material Flow Accounting and Analysis)是定量表述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测度输入、流出以及留于经济系统中的物质量。物质流分析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系统的代谢规模—吞吐量,它体现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物质流核算方法(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是以重量单位取代货币单位,追踪物质从自然界开采进入人类经济体系中,并经过经济活动在各种人类社会阶段中移动,最后回到自然环境中的情形。这样一方面可以表达及追踪那些无货币价值但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物质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表达其他国家以其国内自然资源支持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形,在衡量经济发展与资源使用效率时也能较符合实际情形。由于大多数工业品和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主要物质组成是金属矿物,因此对金属矿产开发的物质流进行核算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质流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金属矿产物质投入量、物质消费量、物质贸易平衡以及物质排放量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总物质需求(TMR)年均增长16.5%、直接物质投入(DMI)为6.4%、国内物质消费(DMC)6.0%、国内总排放(TPO)0.9%。2.金属矿产开发的生态包袱和生态包袱系数总体呈上升的态势,生态包袱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6%。3.中国金属矿产的物质投入(DMI)和国内物质消费(DMC)主要是依靠中国自身的资源。4.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金属矿产的开挖量居世界前列,人均开挖量较低,但是中国金属矿产开采强度是在不断加强。5.随着人口的增长,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或消耗强度在加速增长;对国外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劲。6.中国金属矿产物质投入的资源生产力(GDP/DMI)水平提高了61.8%;物质投入的资源效率(DMI/GDP)提高了38.2%;物质使用效率(DMC/GDP)提高了41.2%。7.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减少物质总需求TMR的绝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