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的小说创作理念及其创作实践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aizh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他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影响深远,而且在小说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小说创作理念方面很有见地,然而他在小说创作的成就以及小说创作理念方面的见解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针对此种情况,对俞樾小说理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梳理,并探究其小说创作实践,试图对他的小说创作和小说创作理念进行客观评价,以确立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家学渊源对俞樾的影响、与中外文人的交游、时代潮流的冲击等方面揭示俞樾小说创作理念的形成。  第二章从俞樾《茶香室丛钞》《小浮梅闲话》《春在堂随笔》等笔记小说中梳理总结俞樾小说创作理念,主要包括劝善惩恶、奇在平凡、崇实求真等在社会作用、审美价值、文体本质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主要论述俞樾在小说理念指导下的小说创作实践,重点研究《右台仙馆笔记》及《七侠五义》的创作,同时对俞樾在创作小说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进行分析。  第四章将俞樾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之中,从“尚情”、“尚奇”和“劝惩”三方面总结俞樾小说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特别是对近代小说界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进。
其他文献
敦煌愿文是晚唐五代及宋初流行于敦煌地区的一种实用文体,多用来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内容包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歌功颂德、祈福禳灾等等,是我们研究唐五代语言的
五年光景,转瞬即逝。五年,可以让一个孩子经过磨砺而懂事;五年,可以让一对新婚夫妇为人父母;五年,可以让曾经的敌人变成朋友;五年,可以让很多感动成为回忆!
从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文学就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悄然生长于虚拟空间之中。当专家和学者还在为网络文学的身份及定义争执不下之时,消费文化的热潮已经将网络文学推到了文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