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系列化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ang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品流通系列化一词源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这些国家流通理论当中的一个特有概念,目前在我国尚未有明确概念对其进行表述。本文笔者通过对“商品流通”、“交易”、“商业运输”等词语进行查阅对比后,对商品流通系列化的基本含义阐述了笔者个人的观点,指出流通主体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化行为对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流通系统。从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来看,不同流通阶段的流通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纵向关系,也可以看作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或者主从关系。这种纵向关系主要是利用合同方式予以维持,这种方式极易形成纵向垄断协议,或称为纵向限制竞争协议。商品流通系列化还表现为另一种形式,即经营者纵向集中。而本文的侧重点就在于对纵向垄断协议和纵向集中所涉及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进行考察,从而对本文的主题——商品流通系列化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做出阐述。  这一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商品流通本身的环境出发,阐述了对其系列化发展的反垄断法规制的必要性;  第二,将本源自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流通系列化”概念结合中国法律做出规制内容的界定,并把这些国家和地区法律中的规制内容加以比较与综合,这在国内理论界还没有被涉及;  第三,首次对商品流通系列化的表现形式作出界定,并通过对各种形式的经济现象的研究得出制定相关法律予以规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第四,首次对商品流通方面的反垄断法规制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本文的研究框架制定如下:第一章是对商品流通系列化的基础法律理论分析,主要通过对其概念、特点及作用、表现形式来进行考察。第二章主要对商品流通系列化的垄断行为类型进行分析,分别对纵向垄断协议和纵向集中涉及到的违法行为予以评析,分析了对其进行规制的标准。第三章是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规制商品流通系列化的法律比较研究,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等法律的分析,阐述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章是对完善我国规制商品流通系列化的立法思考,通过对我国现行法律规制的分析,提出改善意见。
其他文献
在我国现代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我国的法律制度及法治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在对西方法律移植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立法及法律制度与民间社会生活之间始终存在距离和脱节;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商业贿赂早已突破单一国家的范围,在全世界蔓延,并逐步发展成为跨国商业贿赂。跨国公司作为跨国商业贿赂的重要主体,具有外部性的优势,使得单一国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人享有基本医药卫生服务”作为步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说明党中央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医药卫
航班延误是国际航空运输业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直困扰航空承运人和旅客的世界性难题。航班延误不但会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增加其旅行成本、甚至错失商机,也会影响航空承运人的服务
基于将伪造货币罪置于行为犯模式下所遇到的认定难题,即法律条文对犯罪对象、特定目的等认定因素规定的不明确以及因前后出台规定的不同导致司法实践中认定的混乱。归其原因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web2.0时代,随着新的网络应用的普及,逐步在网民中形成了新的网络美学观念和文化创造方式,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现象,而且还与现实生活经常性地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实践取得了重大胜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减少,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发展中国家。然而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和经济向前发展的双重压力,各国纷纷走上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英国是最早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在如何构建法律政策制度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