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外膜炎症对兔股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被视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且以在动脉粥样斑块内发现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佐证。晚近研究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不仅仅出现在内膜,在其病变早期,血管外膜面也可出现炎症细胞,而且外膜炎症和内膜增生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用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诱导兔股动脉外膜炎症,观察其对内膜增生的影响,并用核因子-κBp65作为炎性标志物来探讨外膜炎症对内膜增生影响的分子机制。 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体重1.5—2.0Kg,术前均喂以高脂饮食两周。手术时,左右两侧股动脉按实验要求随机分为脂多糖处理组和对照组。外膜炎症模型制备:将一聚乙烯袖套套于股动脉上,袖套与动脉之间放置一用6μg/ml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浸泡24小时的医用棉线,对侧用生理盐水代替6μg/ml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处理作为对照。于术后1小时、3天和2周分别处死8只动物获得股动脉标本,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和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核因子-κBp65在动脉壁的表达。 结果:光镜下,术后3天和2周时,脂多糖组血管外膜和内膜面有明显的炎症浸润。计算机图象分析显示术后2周时脂多糖组内膜面积(0.93±0.14mm~2)和对照组(0.75±0.15mm~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核因子-κ Bp65在术后1小时在两组的动脉壁均无表达;在术后3天时脂多糖组血管外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在胞浆中出现核因子-κ B阳性表达,而在对照组无明显阳性表达。 结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外膜炎症可导致兔股动脉内膜增生,而且在内膜增生之前伴随着血管外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核因子-κ Bp65的阳性表达,提示外膜炎症可能是通过激活上述细胞中的核因子-κ B,从而启动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而刺激平滑肌增殖和迁移导致内膜增生。
其他文献
经常会有老师在测试后的评讲中说道:“这道题已经做过讲过好几遍了,怎么还是有同学做错!”有些同学也有这样的体会:明明这道题目老师上课讲解过、作业做过、甚至考试考过,稍后做还是会做错,而且往往撞在同一棵树上.这其实就是我们学习中的漏洞,我们要及时回顾这些错题,找出错误的所在,理解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规避这些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在选择错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寻找周末练习、月测、单元测试中反复出
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 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OPIDN)是农药中毒后的严重并发症。甲胺磷(Methamidophos)被认为是属于迟发性神经毒性高的有机磷杀虫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要获得事件正确的结论,会对事件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但是仅凭这些是不够的,必须要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进行推理. 合情分析是发现规律的重要途径,演绎推理可以确认结论的正确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推理形式,所以掌握好推理方法,题目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一、 火眼金睛辨真伪——真假命题  A.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C. 三角形两边的平
证明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品质,培养人的推理意识,形成分析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习惯;有利于培养人的优化意识,形成从事物发展的众多可能性中寻找最佳可能性的习惯;使人思考问题更合乎逻辑,更严密精确,更深入简洁,更善于创造……  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方式,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福尔摩斯探案集》、《名侦探柯南》、《神探夏洛克》……当我们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神探们破案时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形象,羡慕他们有洞察先机,未卜先知的本领. 其实这些神探在破案的时候,很多都是运用了数学上的推理思想来进行的. 当我们掌握了推理的各种类型与方法时,我们也能成为一个个小神探去破解生活中的各种谜题!  推理的种类很多,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三种.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