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繁殖和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关联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选基因法和微卫星性状连锁性状分析因其简单、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在遗传分析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本实验通过分析海门山羊、黄淮山羊和波淮杂交二代羊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繁殖和生长性状的关系,旨在:1.利用侯选基因法来寻找控制山羊多胎性的主基因,探讨山羊多产性的分子调控机制;2.分析山羊繁殖和生长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调控山羊繁殖和生长的分子机制,并为建立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奠定基础。 试验所用样本来自三个山羊群体,共227个样本(海门山羊74个样本,黄淮山羊71个样本,波淮杂交二代82个样本)。主要内容如下: 一.以绵羊多产性基因为候选基因分析山羊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原理,以绵羊6号染色体上多胎主基因Fec~B基因和位于X染色体上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GDF9B)基因以及5号染色体上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外显子共6个SNP位点为山羊多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在海门山羊、黄淮山羊和波淮杂交二代群体中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三个基因(BMP-IB、BMP15、GDF9)的6个位点(Fec~B、FecX~I、FecX~H、FecX~G、FecX~B和FecG~H)均无多态性。表明这六个位点在山羊中无多态性,说明绵羊的多产基因在山羊中不存在,二者遗传相差较远。 二.山羊微卫星标记多态性 选择绵羊6号染色体上与多胎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6个微卫星标记,即Lscv043、Bms2508、GC101、300U、Bulge5和471U,研究在海门山羊、黄淮山羊和波淮杂交二代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多样性(H)、遗传杂合度(h)和有效等位基因数(E),并分析三者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位点Lscv043、Bms250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2月到2 01 5年选择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72例,根据随机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两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中华蜜蜂mtDNA的多态性,明确我国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现状和分布,了解我国蜂种资源的遗传变异情况,为进一步对中华蜜蜂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依据。为了探明中华